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
某校五年级学生张浩,经常上课迟到、旷课、去游戏厅,甚至打架。他的学习成绩很不理想。多门功课成绩不及 格。他还经常向同学借钱,同学不借给他就打同学,以致同学们都躲着他。老师多次对张浩进行教育,他的行为偶 尔会有改观,但是坚持不了几天就又恢复原样,老师渐渐对他失去了信心。
不过,张浩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体育成绩好,连续两年获得校运动会百米比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此之 外,他还特别擅长踢足球,象棋也下得很棒。
假如你是班主任老师,你会从哪些方面对他进行教育?请列举其中三个方面并简要分析。
假如我是班主任,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张浩进行教育:
(1)帮助张浩树立是非观念,培养其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案例中,张浩存在许多问题行为。 针对他的问题行为,我会恰当运用说服教育法,晓之以理,疏导其思想,让张浩明白自己行为的对错及可能造成的 后果。另外,我还会帮助他树立学习榜样,激发他改变自己行为的意识。
(2)发掘张浩身上的优点,培养其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案例中,张浩体育成绩好,擅长 踢足球,象棋也下得很棒。因此,我会安排张浩担任体育委员,并让他组织课外象棋小组,发扬他自身的积极因 素,让他带动全班同学一起提高体育素养,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3)引导张浩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其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在案例中,张浩在改正行为 后,坚持不了几天就恢复原样,说明其道德意志不坚定。因此,我会对其加强道德意志的培养,帮助他明确目标; 对其良好行为表示支持和鼓励,强化他的良好行为;使用实践锻炼法、品德修养法等多种方法引导他不断地进行自 我教育,帮助他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