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在北京的北海公园,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位老人,他早晨从北门进去,从南门出来;晚上从南门进来,从北门出去。他就这样走了十几个年头。这位老人,就是著名的气候、地理学家竺可桢。
竺可桢到公园里去,可不像一般游人那样去游览,而是为了到这里来观察。他要想知道:哪一天北海的冰开始融化,哪一天桃花开放,哪一天紫丁香开花,哪一天布谷鸟初次呜叫……
观察这些普普通通的自然现象有什么用呢?冰雪融化,鲜花开放,都是大自然的信号,它们同气候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弄清楚这些现象,就可以用来确定什么时候种地,什么季节收获,还可以给天气预报提供参考。
竺可桢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天天都要写观察记录,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从来没有停止过。有时候,因为工作忙,不能亲自去观察,老人就让爱人或女儿帮忙作记录。
竺可桢作为一个气候、地理学家,他几乎走遍了全中国的山山水水。1962年,他已是72岁的老人了,但是他还是穿上运动鞋,到野外去观察。多年的观察,多年的记录,多年的研究,他写出了多篇关于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的论文。
1966年,竺可桢用英文写了《中国近五千余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七年以后经过修订发表了,立即受到世界科学界的好评。这一年他正好是八十三岁。
单选题 竺可桢是什么人?
  • A.旅游家
  • B.文学家
  • C.科学家
  • D.书画家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单选题 竺可桢为什么要观察自然现象?
  • A.自然现象是大自然的信号
  • B.自然现象与气候变化无关
  • C.自然现象是大自然的天气
  • D.自然现象是人类得关心的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单选题 竺可桢写出了哪方面的论文?
  • A.中国山山水水特点的论文
  • B.中国野外观察记录的论文
  • C.中国自然现象变化的论文
  • D.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的论文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单选题 《中国近五千余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发表于哪一年?
  • A.1890年
  • B.1966年
  • C.1973年
  • D.1983年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单选题 竺可桢生于哪年?
  • A.1862年
  • B.1890年
  • C.1962年
  • D.1980年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