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给定资料7”中提到“应当在法治的框架下设计‘劫富济贫’的制度性方案,并在法治化的路径上稳步推行”,这句话引发了你什么思考?请结合“给定资料”,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1200字。

【正确答案】
以法治化改革促财富分配公平合理

放眼世界,一些国家在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因没有处理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系,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现代化进程受阻。而回顾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各社会阶层之间,乃至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的不协调和不平衡问题日趋严峻。由财富分配不公带来的利益差异和矛盾正不断加重部分群体的焦虑情绪,改革现存分配制度已是箭在弦上。分配机制的扭曲,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法治来复原,只有法治才能确保改革不偏离公平性轨道。所以,我们应当在法治的框架下设计“劫富济贫”的制度性方案,并在法治化的路径上稳步推行。
分配制度法治化改革,必须推进政府职能深度转型。财富分配机制的扭曲,很大程度上与政府职能错位有关。而一个权力受到严格法治限制的政府,一个失去“优先将蛋糕分给自己”权力的政府,是建立社会财富公平公正分享机制的前提。深化分配改革,必须着力完善法治,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对政府的权力加以限制,对政府的职能重新定位,使政府回归“守夜人”的服务型角色,从而在根本上遏制权力不当行使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分配不均。
分配制度法治化改革,关键是对垄断行业收入进行法律规制。控制垄断行业和资源行业的暴利,矫正企业高管等高收入人群的收入畸高,是公认的分配制度改革难点和重点,而打破垄断集团利益,引入充分的市场竞争,最有力的手段是法治。如果不从法治层面对高收入阶层进行伤筋动骨的改革,那么整个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机制便会大打折扣。针对类似高收入阶层的分配不公等焦点问题,必须在完善法治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手段着力破除市场垄断,严惩不当得利等暗箱操作。
分配制度法治化改革,还需正当理性开放的程序机制做保障。我国社会财富分配改革涉及全民切身利益,不能闭门造车,而是需要开门立法,广泛征求民意。改革中充满着多元利益冲突,要防止利益集团的干扰,就应当在方案的形成中让民众参与其中,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渠道实现社会公开讨论,在制定程序中融入一种“公共精神”和“公共情怀”,确保不同利益阶层和主体在一个透明、平等和公开的环境中充分博弈,最终形成合乎现代民主政治的利益分配方案。
管子曾云:“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为使财富分配更加公平与合理,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法治化改革,法治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的根本举措;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更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只有法治化改革才能确保改革的权威性与公平性最终实现。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