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是如何论述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
 
【正确答案】(1)商品所有权规律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有两种形式,即简单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和劳动成果的所有权是统一的,他的所有权是以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以自己的劳动占有自己生产的产品,而要占有他人的劳动产品就必须让渡自己的劳动产品,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实行商品等价交换,这样就发生了所有权的转移,这就是商品所有权规律。 (2)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劳动与劳动成果的所有权相分离,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产品,却不能占有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而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无偿占有劳动者的劳动成果。资本表现出来的无偿的占有他人劳动的权利,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 (3)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使得资本家能够不断的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并把它资本化。资本积累不仅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结果,同时也是资本家扩大剥削的手段。资本家和工人之间买卖劳动力虽然是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等价交换,但这是一种表面现象,仅仅在外表上是等价交换,因为: ①用来交换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本身,只是不付等价物而占有的别人劳动的一部分。 ②这部分资本不仅必须由它的生产者即工人来补偿,而且在补偿时还必须提供新的剩余价值。 ③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只是其劳动力的价值,因而他必须不断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这样,所有权对于资本家来说,表现为占有别人无酬劳动的权利;对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的产品。所有权和劳动的分离,成了似乎是一个以它们的统一为出发点的规律的必然结果。 ④商品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条件的。只要劳动力成为商品,商品所有权规律必然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