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张同学是初一(1)班的女生,李老师刚接手该班时,发现张同学有点特别,她总是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不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上课总是无精打采,经常会走神,眼睛呆呆地望着窗外;经常漏做或忘带作业;老师批评她时,她总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沉默不语。经过家访,李老师了解到,张同学生活在一个父母离异的家庭里,她被判给了母亲,母亲脾气暴躁,母女之间缺少交流。只要张同学成绩不好,母亲就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骂、甚至殴打她。面对这种情况,李老师采取了以下措施:帮助张同学构建和谐平等的家庭关系,塑造健康的人格;劝其母亲多与张同学沟通、交流,多关心张同学的情感和心理要求,多尊重、鼓励张同学,让她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使母女之间逐步亲近起来;在学校,李老师以兴趣为突破口,激发其学习热情,转变其学习态度,培养她积极向上的精神;同时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张同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集体温暖。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张同学心中的冰雪慢慢融化,性格越来越开朗,学习变得积极主动,成绩也越来越好。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单选题
张同学的母亲最有可能采取的是______教养方式。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常用的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可分为权威型、放纵型和民主型。采用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时,会出现过于支配的现象,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出现消极、被动、依赖等问题,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性格特征。根据材料所述,张同学的母亲最可能采用的是权威型教养方式。采用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甚至会处于失控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等。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时,会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父母的这种教养方式会使孩子形成一些积极的性格,如活泼、自立等。
单选题
材料中,李老师主要遵循了______。
①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②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③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④因材施教原则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李老师协调张同学的母亲与张同学的关系,体现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又通过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李老师发挥集体力量,使张同学感受到集体温暖,体现了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李老师以张同学的兴趣为突破口,激发学习热情,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材料中未体现这一原则。
单选题
李老师在对张同学进行德育时,善于运用集体环境,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其受到熏陶。李老师的做法体现的德育方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使学生受到感化的方法。题干所述的德育方法是陶冶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品德评价法是教师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方法。说服教育法又称说理教育法,是教师通过语言说理传道,使学生明理晓道,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
单选题
李老师在对张同学进行教育时,践行了哪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______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李老师帮助张同学构建和谐平等的家庭关系,劝其母亲多关心张同学的情感和心理要求,多尊重、鼓励张同学,践行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