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保护“生命之源”保障民众健康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社会生活之根基。我国属于水资源短缺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用水需求不断上涨,水资源短缺和污染带来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日渐凸显。在地袁水资源不足且部分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地下水曾被认为是清洁稳定水源。在没有新水源的情况下,失去了地下水也就意味着面临生存危机。然而,当前一些企业为躲避查处,将污水通过高压水泵直接注入地下,使一些村民因饮用污染水而得怪病,一些村庄沦为“癌症村”,“生命之源”变成了“生病之源”。保护“生命之源”,治理地下水污染势在必行。
地下水污染是极其可怕的事情。因为地下水污染不同于地表水,一旦污染物进入含水层,极难治理。日本早在上个世纪就对地下水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估,得出的结论是:治理被污染的地下水需要耗资800万亿美元。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也只能扼腕叹息,而我国的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6倍!除了金钱成本,还有时间成本。研究表明,地下水一旦被污染,清除污染源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数百年才能恢复原来的状态。而水对人类的健康非常重要,由于水质的污染,污水已成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世界80%的疾病由于饮用水被污染造成的。
在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众多因素中,企业排污首当其冲。一些企业为了节省生产成本同时又不被处罚,便利用渗坑、渗井、高压泵等把污水直接注入地下,由于看不见,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个人政绩而在防治过程中经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全然置环境于不顾。
治理地下水污染,必须在加强和完善立法、严格执法、推动重拳治理的同时,推动制度机制创新。治理地下水污染应重点防控具有较大环境风险和潜在危害的生产、使用、储存和排放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对于企业违规排污,要严厉追究企业责任。同时,要改变地方官员“重经济轻环境”的思维方式,改变官员考核模式,引起官员对地下水环境的重视,对违规排污监管不到位的,应严厉追究相关责任。此外,还要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机制、公众参与机制等,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治理污染,使一切违法排污的企业都能够被强力追责。真正给宝贵的地下水资源撑起“保护伞”。
再严格的制度,只写在纸上就等于零,必须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美丽中国”不是概念,而是实在的行动。面对污染恶行,我们需要有责任的监管和有力度的追责。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正工业文明的弊端,我们必须为GDP排毒,为公民的身体健康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