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好的研究课题应具备的特点。

【正确答案】

(1)选题必须有价值
如何衡量选定课题有无意义及意义的大小,主要是看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强调的课题要具有重要的应 用价值,选题范围要广,要从当前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针对性要强,选取有代表性的,被普遍关注、争 论较大的亟需解决的问题。二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为检验、修正、创新 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教育研究的实际课题,有的强调应用价值,有的强调 学术价值,有的二者兼而有之。但无论哪一种,都要选择那些最有意义的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2)选题必须有科学性、现实性
选题的现实性,集中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有科学性,指导思想及目的明确,立论根据充实、合理。选 题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这就是选题的实践基础。选题的科学性,还表现在以教育 科学基本原理为依据,这就是选题的理论基础。为了保证选题有科学的现实性,还需要对选定的课题进行 充分论证。
(3)选题必须具体明确
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课题是否具体适度,往往影响全局的 成败。那种大而空、笼统模糊,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科学性差。只有对选题有清晰透彻的了解,才能为 建构指导研究方向的参照系提供最重要的依据。因此不宜把课题选得太宽、太大、太复杂。
(4)选题要新颖,有独创性
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要对 已有工作进行认真审视,从理论本身的完全性,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高度进行评判性分析,在此基础上, 重新确定自己研究的着眼点。只有在原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的突破和创新,才具有研究的意义。
(5)选题要有可行性
① 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能件。
② 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
③ 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时期,还要有胆识,既善于抓住新课题,又要注意时机。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