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黯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节选)

请回答:

(1)“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一句话与后面写台湾的雨有何关系?

(2)这段文字是从哪两个感知角度来写雨的?

(3)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雨?

【正确答案】

(1)作者把台湾的命运与整个大陆连在一起,抒发了永恒的乡愁,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和思念。

(2)视觉、听觉。

(3)用了拟人、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拟人如“屋顶上呼吸沉重”;比喻如“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瑶欲睡”;通感如“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