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某住宅楼工程,剪力墙结构,地基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地下3层,地上24层,其中地上部分除首层与顶层外,其余楼层均为标准层,总建筑面积为32500m
2。施工单位中标后与建设单位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的规定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因建设单位原因导致工期和费用增加的,建设单位予以补偿……”,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实施了项目进度策划,其中,上部标准层结构工序安排如下表所示。
上部标准层结构工序安排 |
工作内容 |
A |
B |
C |
D |
E |
F |
G |
持续时间(d) |
3 |
5 |
4 |
4 |
3 |
2 |
1 |
紧后工作 |
C |
D、E |
D、E |
F |
G |
G |
— |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主体结构完成后,施工单位向总监理工程师提出主体结构分部工程验收申请,并联系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参与验收。
事件二:施工单位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为了做好降本增效,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索赔做了详细的记录,并向建设单位及时提出。
①在进行CFG桩施工过程中,发现局部土质情况与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勘报告不符,导致耽误工期15d,窝工费20万元。
②因遭遇百年一遇的台风袭击,停放在现场的施工机械损坏,施工单位应建设单位要求尽快复工,导致维修花费了5d时间,维修费用5万元。
③建设单位要求对装修的墙面做法进行设计变更,施工单位对已完成的墙面做法进行拆改,导致耽误工期10d,拆改费用13万元。
事件三:项目部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明确风险管理程序,并对负面风险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问题]
问答题
根据下表绘制单代号网络计划图,指出关键线路(用工作表示),并计算上部标准层结构的总工期。
【正确答案】绘制的单代号网络图如下图所示。 上部标准层结构工序施工单代号网络图 关键线路:A→C→D→F→G。 上部标准层结构总的工期=(3+4+4+2+1)×22=308(d)。
【答案解析】[考点] 网络计划方法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问答题
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不正确。 正确做法:施工单位应先自检,自检合格后向总监理工程师提出验收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应参加主体结构的验收,主体结构分部工程验收时不要求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必须参加。
【答案解析】[考点] 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
问答题
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可以向建设单位索赔的工期和费用分别是多少?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施工单位索赔的工期和费用结果如下。 ①索赔成立。理由:地勘报告由建设单位提供,现场土质情况与地勘报告不符,属于建设单位的责任,因此可索赔工期15d,费用20万元。 ②索赔不成立。理由:不可抗力导致承包人施工设备的损坏应由承包人承担,因此维修费用5万元不能索赔。而维修时间并未说明引起或将引起工期延误,因此,工期不能索赔。 ③索赔成立。理由:已完工的墙面做法的拆改是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变更过晚造成的,因此可索赔工期10d,费用13万元。综土所述,工期可索赔15+10=25(d),费用可索赔20+13=33(万元)。
【答案解析】[考点] 施工合同变更与索赔。
问答题
事件三中,项目风险管理的程序是什么?应对负面风险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项目风险管理的程序: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 应对负面风险的措施: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风险自留。
【答案解析】[考点]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有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