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1.题目:对数运算的性质
2.内容: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一、教学目标
1.通过归纳与类比,理解对数概念与指数概念的相互关系,能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2.通过类比发现与归纳发现,让学生体验探究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类比”和“归纳”方法的意识。
3.体会数学内在的逻辑性,发现数学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对数运算性质。
难点:灵活运用对数运算性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三连问:对数的定义是什么,怎样用字母表示?常用对数是什么,怎样用字母表示?请举个例子自然对数是什么,怎样用字母表示?请举个例子。复习已学知识。
2.类比指数的运算性质,提问:对数有没有运算性质,它有哪些运算性质,这些性质是如何得来的?在提问中引出课题—对数的运算性质。
(二)探索新知环节一:初步探究
1.初步探究、获得猜想
活动1:试一试,计算下列对数的值:
活动2:上题中各个对数之间的关系,大胆猜想。
活动3:反思猜想的合理性。
环节二:探索性质
活动1: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想,引导学生认识到对数和指数之间的关系,用指数运算性质来推导对数运算性质。
活动2:将具体的运算抽象,由特殊到一般
活动3:验证推导其他性质:引导小组学习,发现新的性质,并证明。
环节三:师生总结
(1)对数运算的性质公式对数运算的减法法则:两个同底对数相减,底不变,真数相除。根据上述运算法则,多个同底对数相加,底不变,真数相乘,对数的乘法法则:M的n次方的对数会等于M的对数的n倍。
(2)对数性质和指数性质的关系
(三)巩固拓展
大屏幕出示题目组织学生计算对数题目。
(四)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总结为主,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老师辅助补充。
(五)实际演练
1.完成课后练习第1题;
2.开放性思考题:对数运算可以解决哪些实际应用题,试着去找找并用对数解决。
四、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