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试比较直接融资方式的优缺点,并阐述中国融资格局的变动趋势。
 
【正确答案】直接融资是指公司、企业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股票或债券从资金所有者那里直接融通资金。股票或公司债券的发行者售出股票、债券,取得货币资金;资金所有者买进股票、债券,付出了货币资金。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既扮演债务人角色又扮演债权人角色的中介处于债权人和债务人、资金所有者和资金需要者之间,所以用直接融资概括,以区别于间接融资。 (1)直接融资的优点 ①具有稳定性,使资金需求者获得长期资金来源; ②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受公平原则的约束,能引导资金合理流动,有利于资金快速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提高; ③具有加速资本积累的杠杆作用,使社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从而推动资金的积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④筹资规模和风险可以不受金融中介机构资产规模和风险管理的约束; ⑤具有较强的公开性。 (2)直接融资的缺点 ①直接凭自己的自信度筹资,风险度较大; ②一般逐次进行,缺乏管理的灵活性; ③公开性要求有时与企业保守商业秘密的需求相冲突; ④直接融资双方在资金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较多。 (3)中国融资格局的变动趋势 ①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融资 1978年以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规定“集中信用于银行”,禁止发生商业信用,禁止企业之间相互借贷,禁止民间的高利贷活动。除中国人民银行外,禁止其他金融机构存在。同时停止了国家债券的发行。规定了银行信贷的三大原则,简称“三性”:计划性、保证性和归还性。其中计划性作为首要原则。 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融资方式情况 各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融资方式在我国得到运用和发展,最先恢复的是商业信用和消费信用,1981年恢复国家信用。融资方式的多样化,既是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结果,又对经济体制改革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③我国融资格局的新变化 a.金融资产规模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从国际范围内比较,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较高的水平; b.在我国融资结构中,政府、企业和居民的相对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居民部门一跃成为主要的储蓄者; c.建立了充分市场化的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并存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 d.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的地位在不断增强,中国的融资格局也在向“直接融资为主,间接融资为辅”的格局转变。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