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
“流行”散谈(其二)
“流行”在运动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回过头来看一看。流行不是天降之物。流行的源头是传统。没有源头,哪来潮头?无“源”无“根”的事物不可能存在。
流行是传统的变异。任何能够称为传统的事物,在时代的演变中都要经受现实的检验。
经典传统在与时代的结合中发生变异,变异了的传统以一种新的方式流行开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流行是一种更新了的生命力。
梁谷音断言昆剧不会衰落。她的具体阐述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了饱和点(富裕阶段),人们会重新产生欣赏高雅古典艺术的欲求,到那时,昆剧的知音又会多起来。梁女士此说自然是有一个“昆剧在改革中前进”的前提的(她有这方面的实际体验)。面对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慢节奏的昆剧倘若固守成规,不越雷池半步,那么这一有着“戏祖”之称的剧种成为“昨天的艺术”“博物馆艺术"就完全可能。新版《牡丹亭》的实验,就是在尊重昆剧本体艺术特征和表现规范的前提下,对剧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缩编精编,同时用现代意识、现代视点对艺术营造、剧场化处理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设计,从而实现了古典与现实的对应,这种对应,正是一种时代“契合点”,是视听艺术“争夺眼球”的不可或缺的因素。越剧的探索也具典型意义,新版《红楼梦》的一剧一公司,大制作、大投入、大场面的运作方式,交响伴奏伴唱等的艺术改革,使这个近年来不大景气的剧种、剧目在世纪之交形成一股“冲击波”。“新红楼"现象证实了老剧种老剧目在找到了新时代结合点之后的新流行。这种更新了的生命力。为一切传统经典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流行是“哈根达斯”“麦当劳”?流行是“香山瘦身”“定向运动”?流行是“诺基亚”“赛柏空间”?……是,也不是。流行是一种文化承传,是一种生命形态,是一种打上了时代印记的智慧竞赛。
流行意味着“前卫”吗?流行可以是前卫的,可以不是。前卫文化中有不少东西也与怀旧结缘,可见前卫的“根”还是在传统。流行也好,前卫也好,其精华部分经过时间的积淀和受众的检验,自身也可能成为传统。这样的传统,在一定意义上倒可以说普及之后的提高了。
单选题
19.根据文章的阐述,下列关于“传统”的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文章第二自然段段首句指出“流行是传统的变异”。在文中还谈论到“经典传统在与时代的结合中发生变异,变异了的传统以一种新的方式流行开来。”结合这两句话就可以判断出B项“传统可以发生变异,并以一种新的方式流传开来”切合题意。其余三项的说法都太绝对化。
单选题
20.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梁谷音断言“昆剧不会衰落”的依据?( )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第三自然段梁谷音断言昆剧不会衰落,原因在于社会经济发展到了饱和点(富裕阶段),人们会重新产生欣赏高雅古典艺术的欲求,到那时,昆剧的知音又会多起来。而且有一个“昆剧在改革中前进”的前提,即在尊重昆剧本体艺术特征和表现规范的前提下,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设计,从而实现了古典与现实的对应,为老剧种、老剧目在找到了新时代结合点之后的新流行。在文中梁谷音强调“社会经济发展到了饱和点(富裕阶段),昆剧的知音又会多起来”,没有涉及“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欣赏昆剧”这个论点。
单选题
21.实现老剧种、老剧目在新时代的新流行,就必须( )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A项完全背离文意,B项只是新版《红楼梦》艺术改革的方式之一,C项仅是泛泛而论,没有任何针对性,只有D项“有现代意识和现代视点”才是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设计,从而实现古典与现实对应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单选题
22.作者所说的“新红楼现象”,其含义是( )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作者所说的“新红楼现象”,其含义是对传统艺术进行创新和改革,找到了新时代结合点之后的新流行,更新了生命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B、C、D三项说法都是片面化观点。
单选题
23.文章最后一句“这样的传统”中的“这样”是指( )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这样”是指示代词,一般是指代其前面的内容,最后一段“这样”的前面的内容是“精华部分经过时间的积淀和受众的检验,自身也可能成为传统。”那么此处的“这样”指代的就是“流行或前卫中的精华,经过检验而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