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背景材料,衬砌开裂原因包括:
(1)施工时,由于先拱后墙法施工时拱架支撑变形下沉,造成拱部衬砌产生不均匀下沉,拱腰和拱顶发生施工早期裂缝。
(2)由于施工测量放线发生差错、欠挖、模板移动、塌方等原因,而在施工中又未能妥善处理,造成局部衬砌厚度偏薄。
(3)施工质量管理不善,混凝土材料检验不力,施工配合比控制不严,水灰比过大。
根据背景材料,应该从以下方面对隧道衬砌裂缝病害进行防治:
(1)设计时应根据围岩级别、性状、结构等地质情况,正确选取衬砌形式及衬砌厚度,确保衬砌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2)施工过程中发现围岩地质情况有变化,与原设计不符时,应及时变更设计。
(3)钢筋保护层必须保证不小于3cm,钢筋使用前应作除锈、清污处理。
(4)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宜采用较大的骨灰比,降低水灰比,合理选用外加剂。
(5)确定分段灌筑长度及浇筑速度;混凝土拆模时,内外温差不得大于20℃;加强养护,混凝土温度的变化速度不宜大于5℃/h。
(6)衬砌背后如有可能形成水囊,应对围岩进行止水处理,根据设计施作防水隔离层。
(7)衬砌施工时应严格按要求正确设置沉降缝、伸缩缝。
根据衬砌裂缝情况,处理措施有:
(1)对衬砌已产生的较大裂缝可压注纯水浆或化学浆液等进行填充封闭处理。
(2)对较小的表面开裂可用化学浆液作裂缝封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