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制糖企业位于规划的工业区,拟通过技改项目使现有日榨甘蔗6000t规划扩建到10000t规模。利用企业现有厂址进行技改、扩建。技改后增加1台75t/h锅炉,废气及烟尘、二氧化硫将有所增加;结合“以新带老”措施,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采用无滤布真空吸滤机消除洗滤布水的产生,废水及水污染物将减少。
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执行二级标准,现状空气质量达标;河流多年平均流量为20m3/s。水环境功能执行Ⅲ类水质标准。
现状河流水环境质量不能满足Ⅲ类水质标准要求,主要超标指标为DO、BOD5、COD。企业废水排放口下游10km有一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口,由取水口至上游5km河段划定为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其中一级保护区上边界距取水口500m)。
项目实施后,全厂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
全厂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
|
废水量(m3/d) |
COD(mg/L) |
BOD5(mg/L) |
NH3-N(mg/L) |
SS(mg/L) |
42000 |
50 |
16 |
1.5 |
30 |
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工程分析”章节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一)企业现状介绍,包括厂址及周围环境,生产规模,产品方案,现有主体工程及配套工程,厂区平面布置图,生产工艺流程;
(二)技改工程分析,包括技改工程组成,技改后全厂平面布置图,技改工程用水量及排水量,用气时,燃料成分及使用量;
(三)技改工程污染分析,包括工程污染源概述,技改后全厂给水排水平衡图及表,技改前、后“三废”排放情况等;
(四)技改后全厂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问答题
在“工程分析”中,对企业现状的描述至少还应补充哪几方面的内容?
【正确答案】污染物排放和源强,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
【答案解析】
问答题
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给出项目实施前、后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对照表(简称“三本账”)的列表格式。
【正确答案】
类别 |
污染物 |
现有工程 排放量 |
拟建项目 排放量 |
“以新带老” 削减量 |
技改工程完成后 总排量 |
增加量 变化 |
废气 |
S02、烟尘 |
|
|
|
|
|
废水 |
COD、NH3-N |
|
|
|
|
|
固体废物 |
一般固废、危险废物 |
|
|
|
|
|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根据项目实施后的水污染物排放情况,给出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和控制指标的建议值(全年生产天数按150d计)。
【正确答案】
废水量(万m3/d) |
COD(t/a) |
BOD5(t/a) |
NH3-N(t/a) |
SS(t/a) |
630 |
315 |
100.8 |
9.45 |
189 |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废水量=42000×150=630(万m
3/d)
COD排放量=42000×50×150×10
-6=315(t/a)
BOD
5排放量=42000×16×150×10
-6=100.8(t/a)
NH
3-N排放量=42000×1.5×150×10
-6=9.45(t/a)
SS排放量=42000×30×150×10
-6=189(t/a)
【答案解析】
问答题
确定评价范围为排放口上游100m至排放口下游15km,为评价该项目实施前后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在评价范围内至少应在什么位置布设几个监测断面?
【正确答案】在评价范围内以下位置至少应布设5个检测断面:
(1)排污口上游100m处;
(2)排污口处;
(3)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上边界各1个断面(共2个断面);
(4)排污口下游15km(出境断面)处。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已知河流充分混合过渡段长度为8km,预测废水排放对二级水源保护区的影响应选择哪种水质模型(不要求写出具体公式)?
【正确答案】应选择河流二维稳态衰减模型。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在水质影响预测时,应给出哪些预测关心点处的水质预测结果?
【正确答案】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上边界和取水口。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