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1)毛细血管-血小板缺陷:常用束臂试验、出血时间和血小板计数,其异常常表现为凝血时间正常,出血时间延长,束臂试验阳性,血块回缩不佳。
(2)凝血障碍-抗凝物质异常:初筛试验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r延长,TT和APTT正常见于因子Ⅶ缺乏;PT、TT正常,APTT延长见于,内源性凝血因子途径异常,即因子Ⅷ、Ⅸ、Ⅰ或ⅩⅢ缺乏;PT和APTT都延长而TT正常可见于内、外源性凝血因子都异常或因子Ⅴ、Ⅱ、Ⅹ缺乏;PT和APTT都正常而TT延长则可能为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纤溶亢进或有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
(3)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常用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测定。FDP是血循环中纤维蛋白原在纤溶酶作用下生成的碎片,含量增高表示纤溶系统激活。恶性肿瘤、白血病、肺栓塞、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等有高凝倾向的疾病,FDP常增高;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其表明纤维蛋白的形成和溶解的发生,D-二聚体在继发性纤溶时为阳性,在原发性纤溶时为阴性,可用于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的鉴别。
(4)分子标志物监测:目前有多项关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小板激活、凝血因子活化、抗凝和纤溶等分子标志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