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试论郭象的圣人观。
 
【正确答案】(1)“圣人”是天生的 圣人之所以有超过众人的才能,完全是出于自然,是不知其然而然。故郭象说:“言物无贵贱,未有不由心知耳目以自通者也。故世之所谓知者,岂欲知而知哉?所谓见者,岂为见而见哉?若夫知见可以欲为而得者,则欲贤可以得贤,为圣可以得圣乎?固不可矣。而世不知知之自知,因欲为知以知之;不见见之自见,因欲为见以见之;不知生之自生,又将为生以生之。”因此“圣人”是无所不知的,但圣人并没有故意求知,这是本性的自然发展,并非有为,而是无为。 (2)圣人并非有意争夺而成为统治者 天下人自然而然地要请圣人当最高的统治者。圣人答应大家的请求也是完全出于无心。当他成为最高统治者之后,所做的事就是能让天下人皆顺其性,安其居。这也是无为,并非有为。 (3)圣人是名教和自然的统一 郭象综合儒家与道家的圣人观念,提出圣人是名教与自然的统一,是自然为体、名教为用,内而圣、外而王的理想人格。他认为圣人虽处于名教之中,每天要操办很多事情,但是这皆是其天赋才能的自然表现,他只是顺其自然,对于他的自然之性还是无所亏损,这就是郭象所说的“内圣外王之道”。 (4)庄、郭圣人观的不同 ①庄子的圣人观 庄子的圣人观否定社会现实,他认为圣人是超越现实,还朴归淳,具有最高人格的方外之人,他强调对原始自然的遵循与效仿,追求配天地之德的至高境界。 ②郭象的圣人观 郭象通过《庄子注》对庄子的思想进行了改造。他的圣人观肯定社会现实,并没有刻意去彰显圣人的神性与超越,而是着重强调圣人与世无刃、与百姓无隙的闲恰和自得。他强调圣人要无心以临天下,既要内具圣人之德、遗世离俗,又要外施王者之政、涉世人俗。 庄子和郭象的圣人观的不同,反映了两人思想的本质特征,也体现了魏晋时期援儒入道、以道释儒、儒道会通的学术特征。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