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
3万t/d污水处理厂项目

    【素材】
    某新设立的工业园区规划建设1座规模为30000t/d的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包括工业园区和相距3km处的规划新农村小区。工业园区定向招商入区企业的工业废水总量为15300t/d,拟收集的生活污水总量为9200t/d。拟将入区企业工业废水分类收集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分质预处理。污水处理厂收集的各类废水水质见下表。
污水理厂收集的各类废水水质汇总
污水类别 水量/
(m3/d)
主要污染物质量浓度/(mg/L)
CODCr BOD5 SS 氨氮 TP 氰化物 TDS 石油类 pH
(无量纲)
含氰废水 1500 350 200 50     85      
高浓度废水 6000 6200 2100 850 200          
酸碱废水 1000 800 350 90 5 45       2~11
含油废水 1600 2500 800 120 100       120  
一般工业废水 3000 220 80 150 20          
生活污水 9200 400 250 300 35 3        
合计 22300 CODCr加权平均质量浓度为2102mg/L;BOD5加权平均质量浓度为765mg/L
冷却塔排水 800 90   20   8   1000    
除盐站排水 1400 60   260       3000    
    污水处理厂采用“预处理+二级生化+深度处理”工艺,其中冷却塔排水和除盐站排水直接进入深度处理段,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厂生化处理段设计CODCr进水水质为1000mg/L,CODCr去除率为80%;深度处理段CODCr去除率为75%。
    污水处理厂采用“浓缩+脱水+热干化”工艺处理污泥,干污泥含水率小于50%,拟运至距厂址12Km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置或用于园林绿化。
    污水处理厂位于B河流域一级支流A河东侧。A河流经拟建厂址西侧后于下游2.5km处汇入B河,多年平均流量10.2m3/s;自A河汇入口上游10km至下游25km河段执行Ⅲ类水质标准,自A河汇入口下游5Km至25Km为规划的纳污河段,现状水质达标。
    过程可行性研究提出两个排水方案。方案1:污水处理厂尾水就近排入A河;方案2:污水处理厂尾水经管道引至B河排放,排放口位于A河汇入口下游8km处。
    【问题】
问答题 1.  指出宜单独进行预处理的工业废水类别以及相应的预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1)含氰废水:化学氧化法。
   (2)高浓度废水:化学氧化法。
   (3)含油废水:气浮、隔油。
   (4)酸碱废水:中和法。
【答案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环保措施一直是近几年案例分析考试的考点之一。
问答题 2.  计算污水处理厂出水CODCr质量浓度。
【正确答案】生化处理后出水CODCr质量浓度应为:1000×(1-80%)=200mg/L;
   进入深处理阶段,混合后质量浓度应为:(22300×200+800×90+1400×60)÷
   (22300+800+1400)=188.41mg/L;
   CODCr出水质量浓度为:188.41×(1-75%)=47.1mg/L。
【答案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1)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的因素和途径,识别产污环节、污染因子和污染物特性,核算物耗、水耗、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源强”。
   本题需注意生化处理后,冷却水、除盐站排水的汇入对CODCr浓度的影响。
问答题 3.  指出污泥处置方案存在的问题。
【正确答案】污泥不能用于园林绿化,也不能送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置;应进行性质鉴别,如果属于危险废物,应交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处理。
【答案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工业废水处置污泥,应进行性质鉴别,根据污泥的性质进行处置。
问答题 4.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提出的排水方案中确定推荐方案,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推荐方案2。
   (2)理由:A河为支流,环境容量小,B河为纳污河段,与规划相符。
【答案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和“七、环境可行性分析(1)分析不同工程方案(选址、规模、工艺等)环境比选的合理性”。
问答题 5.  请列出预测排放口下游20km处BOD5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和参数。
【正确答案】预测BOD5可以采用河流纵向一维水质模型进行预测,按照连续稳定排放考虑。
   预测排放口下游20km处BOD5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和参数包括:O'Connor数、贝克来数、河流排放口初始断面混合浓度、河流沿程坐标、污染物综合衰减系数、污染物纵向扩散系数、断面流速、水面宽度、污水排放量、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污染物排放浓度、河流流量、断面面积等。
【答案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5)选择、运用预测模式与评价方法”。
   举一反三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型包括数学模型、物理模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 2.3—2018)中“表  河流数学模型适用条件”和“表  湖库数学模型适用条件”应牢记。在模拟河流顺直、水流均匀且排污稳定时可以采用解析解;在模拟湖库水域形态规则、水流均匀且排污稳定时可以采用解析解模型。
   
   
   
问答题 6.  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恶臭可以采取哪些污染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恶臭可以采取以下污染防治措施:
   (1)将恶臭主要发生源尽可能地布置在远离厂址附近的居民区等敏感点的地方,以保证环境敏感点在防护距离之外而不受到影响。
   (2)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内现有居民进行环保搬迁,禁止新建居民点。
   (3)在厂区污水及污泥生产区周围设置绿化隔离带,选择种植不同系列的树种,组成防止恶臭的多层防护隔离带,尽量降低恶臭污染的影响。
   (4)污泥浓缩控制发酵,污泥脱水后要及时清运以减少污泥堆存;在各种池体停产修理时,池底积泥会裸露出来并散发臭气,应当采取及时清除积泥的措施来防止臭气的影响。
   (5)对污水处理厂散发恶臭气体的单元进行加盖处理,将恶臭收集后处理。主要除臭技术有离子除臭法、生物除臭法和化学除臭法。
【答案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举一反三
   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主要来自格栅及进水泵房、沉沙池、生物反应池、储泥池、污泥浓缩池等装置,恶臭的主要成分为硫化氢、氨、挥发酸、硫醇类等。污水处理厂的恶臭物质逸出量受污水量、污泥量、污水中的溶解氧量、污泥稳定程度、污泥堆存方式及数量、日照、湿度和风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污水处理厂中,恶臭浓度最高处为污泥处置工段,恶臭逸出量最大处是好氧曝气池——在曝气过程中恶臭物质逸入空气。考生可以从清除恶臭发生源、切断扩散途径及污染受体保护几个方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