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下面三个题基于下图所示的二叉树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结点二叉树转换成树或树林的规则是:若某结点是其父结点的左子树,则把该结点的右子女,右子女的右子女,……,都与该结点的父亲用线连起来,最后去掉所有的父结点到右子女的连线。所以该二叉树对应的树林包括4棵树,各树如图所示。
[*]
单选题
如果用llink-rlink法存储该二叉树,则各结点的指针域中共包含多少个空指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二叉树的存储通常采用链按方式,即每个结点除存储结点自身的信息外,再设置两个指针字段llink和rlink,分别指向结点的左子女和右子女。当结点的某个子女为空时,则相应的指针值为孔。所以该二叉树的存储表示如图,共有10个空指针。
[*]
单选题
如果将该二叉树存储为对称序线索二叉树,则结点H的左线索指向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在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的llink-rlink法存储表示中,必定有n+1个空指针,将这些指针位置利用起来,存储结点在指定周游次序下的前驱、后继结点指针,则得到线索二叉树。将这种指向前驱、后继结点的指针称作线索。该二叉树的周游次序为对称序的结果是DBGEACHFI,所以结点H的左线索指向结点C。
单选题
一个深度为I(I≥1)的二叉树有2
i-1个结点的树{{U}} {{/U}}。
- A.是完全二叉树
- B.不一定是满二叉树
- C.深度为I的二叉树结点数还可以比2i-1更大
- D.父结点编号是子结点编号的1/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一个深度为I(I≥1)的二叉树有-1个结点的树是满二叉树,因此必然是完全二叉树。
单选题
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独立单位是
- A. 进程
- B. 线程
- C. 中断程序
- D. 用户程序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进程观点把操作系统看作由若干个可以同时独立运行的程序和一个对这些程序进行协调的核心所组成,这些同时运行的程序称为进程。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独立单位。
单选题
在数据库技术中,实体—联系模型是一种
- A. 概念数据模型
- B. 结构数据模型
- C. 物理数据模型
- D. 逻辑数据模型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概念模型是对信息世界建模,所以概念模型应该能够方便、准确地表示信息世界中的常用概念。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很多,其中最为常用的是P,P,Chen于1976后提出的实体-联系方法。该方法用E-R图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称为实体-联系模型(Entity-Relationship Model)简称E-R模型。
单选题
SQL语言集数据查询、数据操作、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功能于一体,语句INSERT、 DELETE、UPDATE实现哪类功能?______。
- A. 数据查询
- B. 数据操纵
- C. 数据定义
- D. 数据控制
单选题
该二叉树对应的树林包括{{U}} {{/U}}棵树。
单选题
设有关系模式R(A,B,C,D) ,F={(A,D→C,C→B) },则R的所有候选码为 ______。
- A. 候选码为(A,D,C)
- B. 候选码为(A,D)
- C. 候选码为(A,C)
- D. 候选码为(A,D) ,(A,C)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关系R<U,P>是属性集U上的关系模式,F是属性U上的一组数据依赖,设K为R<U,F>中的属性或属性组,若[*],则称K为R的候选码。分析一个给定关系的候选码,首先应该考虑关系中的决定因素,即出现在数据依赖规则中“→”左边的属性,再从中删去某些出现在数据依赖规则中“→”右边的属性。这里出现在数据依赖规则中“→”左边的属性有A,D和C,其中C函数依赖于A,D,故候选码只有(A, D) ,因此主属性为A,D,非主属性为B,C。
单选题
下列关于多值依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若X→→Y,则X→→Z,其中Z=U-X-Y
B) 若X→→Y,而Z=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多值依赖的理解。
[解题要点] 若X→→Y,则X→→Z,其中Z=U- X-Y,即多值依赖具有对称性;若X-Y,而Z=[*],则称X→→Y为平凡的多值依赖;若X→Y,则X→→Y,即函数依赖可以看做多值依赖的特殊情况。
[错解分析] 若X→→Y,则X→Y和多值依赖的特殊情况正好相反,所以D)选项的叙述有误。
[考点链接] 掌握在关系数据库中,函数依赖的种类和函数依赖成立的条件。
单选题
该题基于“学生-选课-课程”数据库中的3个关系。
学生基本信息S(S#,SNAME, SEX, AGE)
选课信息SC(S#,
C#, GRADE)
课程信息C(C#, CNAME,
TEACHER)
若要求“查询选修了3门以上课程的学生的学生号”,正确的SQL语句是{{U}} {{/U}}。
- A. SELECT S# FROM SC GROUP BY S# WHERE COUNT (*)>3
- B. SELECT S# FROM SC GROUP BY S# HAVING COUNT(*)>3
- C. SELECT S# FROM SC ORDER BY S# WHERE COUNT(*)>3
- D. SELECT S# FROM SC ORDER BY S# HAVING COUNT(*)>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SELECT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SELECT [ALL|DISTICT]<目标列表达式>[,<目标列表达式>]…
FROM<基本表(或视图)>[,<基本表(或视图)>]…
[WHERE<条件表达式>)
[GROUP BY<列名1>[HAVING<内部函数表达式>]]
[ORDER BY<列名>[ASC|DESC]];
整个语句的含义是:根据WHERE子句的条件表达式,从基本裹或视图找出满足条件的元组,按SELECT子句中的目标列表达式,选出元组中的属性值形成结果表。如果有ORDER子句,则结果表要根据指定的列名1按升序或降序掉序。GROUP子句将结果按列名1分组,每个组产生结果表中的一个元组。通常在每组中给出作用集函数,分组的附加条件用HAVING短语给出,只有满足内部函数表达式的组才予以输出。
根据题童,先用GROUP BY于句按S#进行分组,再用集函数 COUNT对每一组计数。HAVING短语的条件是学生选修的课超过3门的组才会被选出来。所以正确的是选项B)。
单选题
已知一棵二叉树结点的先根序列为ABDGCFK,中根序列为DGBAFCK,则结点的后根序列为________。
- A. ACFKBDG
- B. GDBFKCA
- C. KCFAGDB
- D. ABCDFKG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由这个二叉树的先根序列为ABDGCFK,中根序列为DGBAFCK,可知这棵二叉树的结构如下:
[*]
故其后根序列应该是:GDBFKCA。
单选题
对一棵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中,根结点右边的结点属于{{U}} {{/U}}。
- A.左子树上的叶子结点
- B.右子树上的所有结点
- C.左子树上的所有结点
- D.右子树上的叶子结点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中序遍历二叉树的特点,先中序遍历左子树,再遍历根结点,最后中序遍历右子树,因此在根结点右边的结点属于右子树上的所有结点。
单选题
属性类型允许是基本数据类型、结构类型和集合类型的类型是{{U}} {{/U}}。
- A.平面关系类型
- B.嵌套关系类型
- C.复合对象类型
- D.分布式关系类型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在对象关系模型中,属性可以是复合类型。复合类型有4种形式,即结构类型、数组类型、多集类型、集合类型。数据类型可以嵌套。
单选题
下列关于数据库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 A. 个人计算机系统上的单用户数据库系统一般不支持并发控制
- B. 分布式系统与非分布式系统的用户操作是完全不相同的
- C. 支持更加丰富的对象结构和规则是第三代数据库系统的一条准则
- D. 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中的表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符合第一范式的简单二维表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分布式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如下:对于用户来讲,分布式系统必须看起来像一个非分布式系统。换句话说,分布式系统的用户的操作与非分布式系统是完全相同的。
单选题
下列关于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叙述中,{{U}} {{/U}}是不正确的?
- A. 一个实体类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 B. 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 C. 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任意一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 D. 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任意一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规则是:
①一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
②一个1:1联系的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任意一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③一个1:n联系的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n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④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模式。与该模式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成关系的属性,而关系的码为各实体码的组合。
单选题
下面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关键字是关系中能够用来惟一标识元组的属性
- B. 在一个关系中,关键字的值不能为空
- C. 一个关系中的所有候选关键字均可以被指定为主关键字
- D. 关键字只能由单个的属性组成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在关系的诸属性中,能够用来惟一表示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合)称为关键字或码。因此,关键字既可以是单个属性,也可以是属性组。
单选题
下列关于数据的逻辑结构的叙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U}} {{/U}}。
- A.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数据间关系的描述
- B. 数据的逻辑结构反映了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
- C. 数据的逻辑结构分为顺序结构和链式结构
- D. 数据的逻辑结构分为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按照逻辑结构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数据间关系的描述,只抽象地反映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不管其存储方式。顺序结构、链式结构、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都是指存储结构。因此A是正确的。
单选题
下列描述的插入操作中,哪一个操作是正确的?
- A. 在student中插入行('102',‘赵民’,'05','02')
- B. 在student中插入行('101',‘赵民’,'04','02')
- C. 先在class表中删除行('03',‘英语’,‘李洪亮’)然后在student中插入行('105',‘李丽’,'03','03')
- D. 在student中插入行('105',‘李丽’,'03','0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在SQL语言中,什么情况下不能进行插入操作。
[解题要点] 在class中没有课程号为05的部门,因此A)不正确;在表中不能有相同的记录,因此B)不正确;当删除了课程号为03的课程后,就不能在插入一条课程号为03的雇员信息了,所以C)不正确。
[考点链接] 熟练掌握SQL的三种修改语句。
单选题
需求是软件项目投资方和使用者对目标系统在功能和性能等方面的期望和要求的集合。关于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 A.对于应用系统的错误,在设计阶段修复错误的代价要大于在需求分析阶段的修复代价,而在运行维护阶段的修复代价更是远远大于需求分析阶段的修复代价
- B.开发人员一般只熟悉计算机技术而不太熟悉应用领域的业务,而用户一般只熟悉业务但不熟悉计算机技术,因此需求分析工作需要开发人员与用户紧密配合来完成
- C.在获取和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人员可利用DFD等建模方法来描述应用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和应用系统的整体特性
- D.需求文档是需求分析工作完成的标志,也是软件生命周期后续阶段工作的依据,要求内容准确、表达清楚且论述全面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在获取和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人员可利用DFD等建模方法来描述应用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和应用系统的整体特性,此说法不正确。
单选题
数据管理技术发展阶段中,文件系统阶段与数据库系统阶段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数据库系统{{U}} {{/U}}。
- A. 数据可共享
- B. 数据可长期保存
- C. 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 D. 采用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数据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文件系统阶段已经开始运用数据管理软件,所以有无软件并不是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的区别。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有数据独立性和共享性差的缺点,而数据库系统均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的,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小、易扩充。因此,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也是两者问的主要区别。
单选题
下面关于函数依赖的叙述中,哪十条是不正确的?
A) 若X→Y,WY→Z,则XW→Z B) 若Y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关系模式R<U,F>,其中U是一组属性,F是属性组U上的一组数据依赖。函数依赖公理系统的推理规如下。 自反律:若 [*],则X→Y为F所逻辑蕴涵。增广律:若 X→Y为F所逻辑蕴涵,且[*],则XZ→YZ为F所逻辑蕴涵。传递律:若X→Y及Y→Z为F所逻辑蕴涵,则X→Z为F所逻辑蕴涵。合并规则:由X→Y,X→Z,有X→YZ。伪传递规则:由X→Y, WY→Z,有XW→Z。分解规则:由X→Y及[*],有X→Z。根据伪传递规则选项A的叙述正确,根据自反律选项B的叙述正确。根据分解规则选项D叙述正确,因为有X→Z且有[*]所以X→Y,X→Z。只有选项C不符合任意一条规律,因此答案为选项C。
单选题
下列关于关系模式规范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U}} {{/U}}。
- A. 若R∈4NF,则必然R∈BCNF
- B. 若R∈2NF,则必然R∈BCNF
- C. 若R∈BCNF,则必然R∈4NF
- D. 若R∈1NF,则必然R∈BCNF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4NF是BCNF的进一步规范化。容易证明, 4NF[*]BCNF[*]3NF[*]2NF[*]1NF。根据这几种范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容易知道,选项A)是正确的。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专门的关系运算的是{{U}} {{/U}}。
单选题
典型的局域网可以看成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网络服务器、工作站与
- A. IP地址
- B. 通信设备
- C. TCP/IP协议
- D. 网卡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局域网是一种通信网络,它主要由网络服务器、工作站和通信设备组成,这里所说的通信设备是广义的。包括计算机、终端和各种外部设备,局域网覆盖一个小的地理范围,从一个办公室、一幢大楼,到几公里的地理范围。
单选题
IMS系统属于{{U}} {{/U}}。
- A.层次模型数据库
- B.网状模型数据库
- C.分布式数据库
- D.关系模型数据库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U}} {{/U}}是Sybase IQ提供的新型索引技术。
- A.B+树索引
- B.Hash索引
- C.Bitwise索引
- D.基于列的索引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Sybase IQ采用专利的Bitwise索引技术,实现高取值度的Bitmap索引,能够对关系型数据做快速动态的聚集计算以及按范围搜索。
单选题
对于n个节点的单向链表(无表头节点)需要指针的个数为______。
单选题
典型的局域网可以看成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网络服务器、工作站与________。
- A. IP地址
- B. 通信设备
- C. TCP/IP协议
- D. 网卡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局域网是一种通信网络,它主要由网络服务器、工作站和通信设备组成,这里所说的通信设备是广义的,包括计算机、终端和各种外部设备,局域网覆盖一个小的地理范围,从一个办公室、一幢大楼,到几公里的地理范围。
单选题
SPOOLING技术是以 ______ 为基础的。
- A. 通道
- B. 虚拟机
- C. 虚拟内存
- D. 高速缓存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SPOOLING技术是以通道为基础的。通道是用来控制外部设备工作的硬件,具有自己的一套简单指令系统和通道程序,它接受CPU的命令而又独立于CPU工作。每台通道把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与CPU联系起来,使它们能够并行工作。
单选题
下列关于外模式的叙述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U}} {{/U}}
- A.外模式处理的数据实际存储在数据库中
- B.外模式是保证数据安全性的一个有效措施
- C.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 D.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单选题
系统中有4个进程P
1,P
2,P
3和P
4,在某一时刻系统状态如下:
|
最大需求量 |
已分配资源量 |
P1 |
7 |
4 |
P2 |
6 |
2 |
P3 |
2 |
0 |
P4 |
3 |
2 |
系统剩余资源量 |
1 |
如果在该状态下,进程P
3申请1个资源,分配后,系统的状态是
- A.安全状态
- B.不安全状态
- C.死锁状态
- D.临界状态
单选题
下述哪一种方法不属于并行数据库物理存储中常用的关系划分方法?
- A. 轮转法
- B. 投影法
- C. 散列分布
- D. 范围分布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为了使查询处理时间最小,常用的划分方法有:轮转法、散列分布和范围分布。因此投影法不属于并行数据库物理存储中常用的关系划分方法。
单选题
在SQLServer 2000的系统数据库中,为调度信息和作业历史提供存储区域的是{{U}} {{/U}}。
- A.Master
- B.Model
- C.Pubs
- D.Msdb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Master数据库记录SQL Server系统的所有系统级别信息。它记录所有的登录账户和系统配置设置。
单选题
下列属于数据定义方面的程序模块的是
Ⅰ.查询处理程序模块
Ⅱ.完整性定义模块 Ⅲ.数据更新程序模块
Ⅳ.安全性定义程序模块
- A. Ⅱ和Ⅳ
- B. Ⅰ和Ⅲ
- C. Ⅰ和Ⅱ和Ⅲ
- D. 全部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数据定义程序模块。
[解题要点] 查询处理程序模块、数据更新程序模块属于数据操纵方面的程序模块;完整性定义模块、安全性定义程序模块属于数据定义方面的程序模块。
[考点链接] 掌握数据操纵程序模块和数据定义程序模块的区别和联系。
单选题
数据库管理系统FoxBASE和Oracle都是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但它们之间存在重要差别。其差别之一是______。
- A. FoxBASE可以使用汉字,而Oracle不可以使用汉字
- B. FoxBASE是单用户数据库,而Oracle是多用户数据库
- C. FoxBASE一个数据库包含一个表,而Oracle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多个表
- D. FoxBASE在微机上运行,而Oracle在大中型机上运行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FoxBASE一个数据库包含一个表,而Oracle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多个表。
单选题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是
- A. 设备驱动程序组成的原始操作系统、管理程序、操作系统
- B. 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管理程序
- C. 管理程序、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
- D. 管理程序、操作系统、原始操作系统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早期的计算机使用由设备驱动程序组成的原始操作系统,第二代计算机使用管理程序管理计算机,之后的计算机使用现代的操作系统。
单选题
在包含1000个元素的线性表中实现如下各运算,哪一个所需的执行时间最长?
A)线性表按顺序方式存储,在线性表的第10个结点后面插入一个新结点
B)线性表按链接方式存储,在线性表的第10个结点后面插入一个新结点
C)线性表按顺序方式存储,删除线性表的第990个结点
D)线性表按链接方式存储,删除指针P所指向的结点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线性表按顺序方式存储,在线性表的第10个结点后面插入一个新结点,需要将第11~1000个结点都向后移动一个位置;线性表按链接方式存储,在线性表的第10个结点后面插入一个新结点,只需从第一个结点开始找到第10个结点在其后插入即可。删除道理相同。
单选题
凡是兄弟就用线连起来,然后去掉双亲到子女的连线,只留下双亲到第一个子女的连线不去掉,这种方法是
- A. 树转为树林的方法
- B. 把二叉树转为树和树林的方法
- C. 把树和树林转为二叉树的方法
- D. 把树林转为树的方法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树和树林转为二叉树的方法。
[解题要点] 把树和树林转为二叉树的方法是凡是兄弟就用线连起来,然后去掉双亲到子女的连线,只留 F双亲到第一个子女的连线不去掉。
[考点链接] 掌握二叉树转为树的方法。
单选题
一种既有利于短小作业又兼顾到长作业的作业调度算法是
- A. 先来先服务
- B. 轮转
- C. 最高响应比优先
- D. 均衡调度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响应比最高者优先算法综合考虑作业的等待时间和计算时间,计算时间短的作业容易得到较高的响应比,可能被选中。但是,一个计算时间长的作业在等待了相当长的时间后,也将获得较高的响应比。
单选题
下列的故障中,可能会造成事务执行失败的是
- A. 系统故障
- B. 磁盘故障
- C. 逻辑错误
- D. 硬件故障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故障类型的掌握。
[解题要点] 逻辑错误、系统错误可能会造成事务执行失败。
[错解分析] 系统故障、磁盘故障和硬件故障都不会导致事务执行失败,因此A),B),D)选项不正确,故 C)选项正确。
[考点链接] 掌握故障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解除故障。
单选题
为了保证CPU执行程序指令时能正确访问存储单元,需要将用户程序中的逻辑地址转换为运行时可由机器直接寻址的物理地址,这一过程称为
- A. 地址分配
- B. 地址计算
- C. 地址映射
- D. 地址查询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程序在装入内存之前,通常为逻辑地址形式,有时甚至在装入内存后,程序仍为相对地址形式。为了保证CPU执行程序指令时能正确访问存储单元,需要将用户程序中的逻辑地址转换为可由机器直接寻址的物理地址,这一过程称为地址映射。
单选题
设有关键码序列(Q,G,M,Z,A,N,B,P,X,H,Y,S,T,L,K,E.,采用二路归并排序法进行排序,下面哪一个序列是第二趟归并后的结果?
- A. G,Q,M,Z,A,N,B,P,H,X,S,Y,L,T,E,K
- B. G,M,Q,Z,A,B,N,P,H,S,X,Y,E,K,L,T
- C. G,M,Q,A,N,B,P,X,H,Y,S,T,L,K,E,Z
- D. A,B,G,M,N,P,Q,Z,E,H,K,L,S,T,X,Y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初始状态没有部分排序的文件中若有n个记录,可以把它看作n个子文件,每个子文件中只包含一个记录,因而是部分排序的。通常先将两个子文件归并,得到n/2个部分排序的较大的子文件,每个子文件中只包含2个记录。再将这些子文件归并,如此反复,直到归并到一个文件中,排序完成。上述每步归并都是将两个子文件合成一个文件,这种做法叫“二路归并排序”。按照上述指导思想,第一趟归并后为(G,Q,M, Z,A,N,B,P,H,X,S,Y,L,T,E,K),第二趟归并后的结果为(G,Q,M,Z,A,N,B, P,H,X,S,Y,L,T,E,K)。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单选题
下面列出的关于“视图(View)”的条目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 A. 视图是外模式
- B. 视图是虚表
- C. 使用视图可以加快查询语句的执行速度
- D. 使用视图可以简化查询语句的编写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从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分,视图属于外模式;外模式并不实际存储在数据库中,仅可以从模式中构造出来,因此属于虚表;可以将一类查询定义为一个视图,从而简化用户的操作。但视图的存在并不改变数据库的模式和内模式,因此其查询语句的执行速度并不改变。
单选题
设有“供应者”关系模式:Supplier(Sname, Saddress, Item,
Price),其中各属性分别表示供应者名、供应者地址、货物名称、货物售价,一个供应者供应一种货物则对应到关系中的一个元组。在这个关系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数据冗余
- B. 更新异常
- C. 插入异常
- D. 删除正常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中关系模式Supplier存在如下一些问题。数据冗余,一个供应者每供应一种货物,其地址就要重复一次;更新异常(不一致性的危险),由于数据冗余,有可能我们在一个元组中更改了某供应者的地址,而没有更改另一个元组中同一供应者的地址,于是同一供应者有了两个不同的地址,与实际情况不符;插入异常,如果某供应者没有供应任何货物,则我们无法记录他的名称和地址,事实上,Sname和Item构成关系模式Supplier的一个码,码值的一部分为空的元组是不能插入到关系中的;删除异常,如果一个供应者供应的所有货物都被删除,则我们无可奈何地丢失了该供应者的名称和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