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白虎观会议是东汉章帝时召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和诸生在白虎观召开的一次讨论儒家经典的学术会议。 (1)会议内容 ①为了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儒学与谶纬之学进一步结合起来,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依议郎杨终奏议,仿西汉石渠阁会议的办法,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 ②《白虎通义》是这一历史性会议结果的集中体现者,实际上它是这次会议的记录。书中除征引六经传记外,杂以谶纬,将今文经学和谶纬融合在一起,把《易》《诗》《书》《春秋》《礼》《乐》《论语》《孝经》以及各种逸文与图书谶纬放在一起,综合考察。可以说,白虎观会议把今文经学、古文经学以及谶纬迷信融为一体,使经学得以统一,使儒家学说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 (2)会议背景 ②汉武帝采纳经学大师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崇儒术。后来儒家学说经过政府的倡导,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逐渐变得多且繁琐。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考虑到当时经学分派分支过多,乃“诏诸儒讲五经同异,萧望之等平奏其议,上亲临制决”,史称“石渠阁奏议”。 ①东汉初年,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门户之见日益加深,各派内部因师承不同,对儒家经典的解说不一,章句歧异。汉光武帝刘秀于中元元年(公元56年),“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纬之学正式确立为官方的统治思想。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