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城市快速路上的一座立交匝道桥,其中一段为四孔各30m的简支梁桥,其总体布置如图所示。单向双车道,桥梁总宽9.0m,其中行车道净宽度为8.0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面连续),桥墩由扩大基础上的钢筋混凝土圆柱墩身及带悬臂的盖梁组成。梁体混凝土线膨胀系数取α=0.00001。设计荷载:城—A级。
单选题 梁主要支点截面在城—A级汽车荷载作用下的剪力标准值
该桥主梁的计算跨径为29.4m,冲击系数为μ=0.25。试问:该桥主梁支点截面在城—A级汽车荷载作用下的剪力标准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不考虑活载横向不均匀因素。
  • A.620
  • B.990
  • C.1090
  • D.122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城市桥规》(CJJ 11—2011)第10.0.2条第4款,城—A级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qk=10.5kN/m;桥梁计算跨径29.4m,
则集中荷载[*]
在计算剪力效应时,尚需再乘系数1.2。
梁支点截面在城—A级汽车荷载作用下的剪力标准值
Pk=(1+μ)n(1.2Pk集+Pk均)
=(1+0.25)×2×(1.2×277.6+0.5×29.4×10.5)
=1218.7(kN)
如果未注意到应为2个车道,
Pk=(1+μ)(1.2Pk集+Pk均)=(1+0.25)×(1.2×277.6+0.5×29.4×10.5)
=609.3(kN),错选A。
如果未注意到尚需乘以1.2的系数,
Pk=(1+μ)n(Pk集+Pk均)=(1+0.25)×2×(277.6+0.5×29.4×10.5)
=1079.9(kN),错选C。
如果未注意到冲击系数为μ=0.25,
Pk=n(1.2Pk集+Pk均)=2×(1.2×277.6+0.5×29.4×10.5)=974.94(kN),错选B。
(1)计算跨径;(2)冲击系数;(3)支点截面在城—A级;(4)剪力标准值。
[考点] (1)车道荷载、剪力效应需要考虑放大系数1.2;(2)考虑2车道和冲击系数;(3)集中荷载采用线性内插计算。
单选题 作用于悬臂板上的汽车荷载作用的冲击系数μ值计算
假定计算该桥箱梁悬臂板的内力时,主梁的结构基频f=4.5Hz。试问:作用于悬臂板上的汽车荷载作用的冲击系数μ值应取用下列何项数值?
  • A.0.05
  • B.0.25
  • C.0.30
  • D.0.4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通用桥规》(JTG D60—2004)第4.3.2的第6款,取冲击系数μ值采用0.3。
箱梁悬臂板。
[考点] (1)T形、箱形梁悬臂板按此项取值;(2)T形、箱形梁整体时按第5款计算;(3)两本不同桥梁规范的关系。
①注意,《通用桥规》(JTG—2004)早期印次的书上,冲击系数μ值写作1.3,有误,在新出版的规范中已修正。
单选题 垂直于悬臂板跨径方向的车轮荷载分布宽度的计算
试问:当城—A级车辆荷载的最重轴(4号轴)作用在该桥箱梁悬臂板上时,其垂直于悬臂板跨径方向的车轮荷载分布宽度(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0.55
  • B.3.45
  • C.4.65
  • D.4.8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查《城市桥规》(CJJ 11—2011)表10.0.2,得垂直于悬臂板跨径的车轮着地尺寸a1=0.25m,平行于悬臂板跨径的车轮着地尺寸b1=0.6m,则车轮中心到箱梁腹板边的距离z=2.0-0.5-0.5=1.0(m)(见下图)。
[*]
由图知,桥面铺装的厚度为150mm,根据《混凝土桥规》(JTG D62—2004)式(4.1.5),
[*]
可以采用《混凝土桥规》式(4.1.5)计算跨径方向的车轮荷载分布宽度。
a=(a11+2h)+2c=0.25+2×0.15+2×1.45=3.45(m)<6m,故不需要考虑重叠。
(1)如题中图;(2)最重轴(4号轴)作用在该桥箱梁悬挑板。
[考点] (1)车辆荷载纵、横布置图;(2)车轮作用分布宽度的重叠与取值限值。(3)城市桥梁规范与公路桥梁通用规范的车辆荷载的区别;(4)桥面铺装层厚度。
单选题 温度应力作用下中墩所受的水平力标准值
该桥为四跨(4×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若3个中墩高度相同,且每个墩顶盖梁处设置的普通板式橡胶支座尺寸均为(长×宽×高)600×500×90mm。假定该桥四季温度均匀变化,升温时为+25℃,墩柱抗推刚度K=20000kN/m,一个支座抗推刚度K支座=4500kN/m。试问:在升温状态下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由图1每个桥墩4个支座,墩柱与支座的串联刚度 [*] 由图1知,水平位移为零点位置在13号桥墩处,12号桥墩支座到13号桥墩的距离x=30m,梁体混凝土线膨胀系数取α=0.00001, 则12号桥墩支座的水平位移Δ=αΔt·x=0.00001×25×30=0.0075(m) 支座12处的水平推力标准值T=KΔ=9474×0.0075=71(kN) (1)3个中墩高度相同;(2)升温时为+25℃,墩柱抗推刚度,一个支座抗推刚度;(3)中墩所受的水平力标准值。 [考点] (1)墩柱与支座刚度的串联;(2)水平位移为零点的位置。
单选题 地震抗震设计方法选用
该桥桥址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相当抗震设防烈度7度)。试问:该桥应选用下列何类抗震设计方法?
  • A.A类
  • B.B类
  • C.C类
  • D.D类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该桥为城市快速路上的立交匝道桥,属非甲类中桥梁,查《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表3.1.1,城市桥梁抗震设防分类为乙类;再查《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表3.3.3,知抗震设防烈度7度地区的桥梁抗震设计方法应选用A类。 (1)城市快速路;(2)抗震设防烈度7度。 [考点] (1)城市快速路的概念;(2)地震基本烈度、抗震设防分类与抗震设计方法的选择。
单选题 墩柱塑性铰区域区箍筋加密区的最小长度
该桥的中墩为单柱T形墩。墩柱为圆形截面,其直径为1.8m。墩顶设有支座,墩柱高度H=14m,位于7度地震区。试问:在进行抗震构造设计时,该墩柱塑性铰区域内箍筋加密区的最小长度(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80
  • B.2.35
  • C.2.50
  • D.2.8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城市桥抗规》(CJJ 166—2011)第8.1.1条第1款,墩柱的高度与弯曲方向截面边长之比[*],墩柱加密区的长度不取墩柱全高。
根据《城市桥抗规》第8.1.1条第1款,塑性铰区域内箍筋加密区的最小长度不应小于墩柱弯曲方向截面边长,即1.8m。
因墩顶设有支座,墩柱水平荷载作用下计算时,墩柱视作竖向悬臂构件计算弯矩,可近似认为柱顶的弯矩为零,墩柱底部的弯矩最大。根据《城市桥抗规》第8.1.1条第1款,塑性铰区域内箍筋加密区的最小长度不应小于墩柱上弯矩超过最大弯矩80%的区域,即(1-0.8)×14=2.8(m)。
墩柱塑性铰区域内箍筋加密区的最小长度取上述两者的较大值,即max(1.8m,2.8m)=2.8m。
(1)圆形截面直径为1.8m;(2)墩顶设有支座;(3)墩柱高度H=14m;(4)7度地震区。
①并未找到参考文献,要求圆形截面的墩柱截面边长不直接采用直径,而是采用类似桩基等效为方桩来计算。
[考点] 墩柱塑性铰区域内箍筋加密区。
单选题 不计制动力时,板式橡胶支座的橡胶层总厚度
某高速公路上的一座高架桥,为三孔各30m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全长90m。中墩处设连续桥面,支承采用水平放置的普通板式橡胶支座,支座平面尺寸(长×宽)为350×300mm。假定在桥台处由温度下降、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梁长缩短量Δl=26mm。试问:当不计制动力时,该处普通板式橡胶支座的橡胶层总厚度te(mm)不能小于下列何项数值?
提示:假定该支座的形状系数、承压面积、竖向平均压缩变形、加劲板厚度及抗滑稳定等均符合《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规定。
  • A.29
  • B.45
  • C.53
  • D.6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混凝土桥规》(JTG D62—2004)第8.4.2条第2款,从满足剪切变形考虑,当不计制动力时,橡胶支座的橡胶层总厚度te>2Δl=2×26=52(mm),可知选项A、B不符合要求;
根据《混凝土桥规》第8.4.2条第2款,从保证受压稳定考虑,矩形支座[*],
矩形支座短边尺寸la=300mm,则橡胶支座的橡胶层总厚度应该为30mm≤te≤60mm,可知选项D不符合要求。
(1)普通板式橡胶支座;(2)支座平面尺寸(长×宽);(3)梁长缩短量;(4)当不计制动力时。
[考点] 板式橡胶支座总厚度的构造要求。
单选题 汽车荷载在盖板跨中截面每延米产生的活载弯矩标准值
某二级公路设计车速60km/h,双向两车道,全宽(B)为8.5m,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其下一座现浇普通钢筋混凝土简支实体盖板涵洞,涵洞长度与公路宽度相同,涵洞顶部填土厚度(含路面结构厚)2.6m,若盖板计算跨度l=3.0m。试问:汽车荷载在该盖板跨中截面每延米产生的活载弯矩标准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两车道车轮横向扩散宽度取为8.5m。
  • A.16
  • B.21
  • C.25
  • D.2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通用桥规》(JTG D60—2004)第4.3.1条,桥梁结构的局部加载、涵洞、桥台和挡土墙压力等的计算采用车辆荷载,公路—Ⅰ级和公路—Ⅱ级汽车荷载采用相同的车辆荷载标准值。 根据《通用桥规》第4.3.4条第2款,计算涵洞顶上车辆荷载引起的竖向土压力时,车轮按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作30°角分布。当几个车轮的压力扩散线相重叠时,扩散面积以最外边的扩散线为准。 扩散面积沿道路前进方向的长度l=1.4+0.2+2×2.6×tan30°=4.602(m)>3(m),扩散的长度大于盖板计算跨径,两后轴重可以按照均布面荷载折算为单车道汽车活荷载在盖板上均布线荷载值(见图)。 引起的压力[*] [*] 双车道每延米宽度上的弯矩值标准值[*] (1)二级公路、双向两车道;(2)全宽(B)为8.5m;(3)涵洞顶部填土厚度2.6m;(4)盖板计算跨径。 [考点] (1)按车辆荷载计算;(2)考虑覆土的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