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请仔细阅读给定材料,并按照要求完成作答。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深刻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倡廉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经常抓、反复抓,一刻也不能放松。这是总结我们党近一个世纪奋斗历程得出的重要结论。我们党作为秉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树立和保持优良作风,必须树立长期作战思想,推动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常态化、长效化。
材料二:
有网友在A市房管局官方网站发布一条咨询帖:“我在外地,回家一趟很难,请问首套房产证明办理需要哪些资料和手续,过程很麻烦不,可以由亲属代办不?”在下面的管理员回复栏里,出现了这样一行拼音:bu zhi dao。
当前,一些基层政府网站信息发布频曝乱象:“旧闻”改改领导名字,就成了新闻;敏感新闻“周末见”,让公众猝不及防;“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的”,竟成互动回复“一招鲜”……政府网站乱象频生,实际上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诸多问题。类似“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的“万能回复”,似乎可证明有关人员未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就习惯性地打着官腔拿着“万能回复”来糊弄民众。这岂止是懒政所能诠释的,简直就是藐视群众利益或理政无能之惯性使然。当然,也可能与相关领导认识偏差有关,认为政府网站就是一个“花架子”,对网站建设不热心,缺乏考核问责制度等。事实上,如果工作人员多一份责任心,如果相关领导真正关心政府网站建设并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价机制,基层政府网站就不会沦为“花架子”或“僵尸”。
材料三:
有公务员撰文指出:“在这里待一辈子太可怕,但出去能做什么?”该文择要如下:
我的一天就像硬币的正反两面——白天穿着制服坐在办公室,一言不发地盯着电脑屏幕;下班后,关上卧室的门,打开一本英文书开始翻译。我和同事住在一套三居室的单位公房,每人各占一间。他们不知道我在里面做什么。上班的时候我们聊天逗趣,下了班,我只想过自己的生活。
我上班5年了,这里没有发生过任何变化,上班时间不变,人员不变,连工作内容都没有变。每年的工作跟前年都差不多。我发现做公务员,时间越长越清闲——以前写的东西,今年改改时间还能用。刚上班那会我特别冲,还跟领导犟嘴,现在懒得这么做了。每个月拿固定工资,朝九晚五挺有节奏。至于工作内容是什么,我已经不太关心了,尽力干好而已。
跳槽?我也想过,但我出去能做什么呢?有时候也想要过不稳定的生活,但真要行动起来,顾虑太多了,家庭啊,责任啊。我也想过是不是要在这单位待一辈子,这太可怕了!为什么可怕?这里多么刻板啊!
“材料三”中提到的“在这里待一辈子太可怕,但出去能做什么”耐人寻味,请你依据自己的心得,联系社会实际,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不少于700字。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参考例文]
主动摆正心态 践行“三严三实”

公务员可以说是一个饱含争议的职业。面对公务员这个职业,有人削尖脑袋想跻身其中,有人潇洒放弃而另寻出路,还有人虽在其中却既不想留也不能走,发出“在这里待一辈子太可怕,但出去能做什么”的感慨。这份感慨看似是青年不得志的控诉,实则反映出此类公务员自身心态问题。
“在这里待一辈子太可怕”,表面上体现了这类人员对机关单位工作刻板、重复的厌恶,但从根本上看是其没能正确认识公务员工作的性质,缺少工作认同,在现实困难面前逐渐退缩、屈服、故步自封;而“出去能做什么”,则反映了其虽不能接受机关工作现实,但长久以来工作激情已失、工作能力退化,不能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同时也不愿放弃机关工作带给他的稳定和福利的一种状态。这不仅不利于个人成长,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公务员尤其是青年公务员应当摆正心态,把“三严三实”的要求作为为政之道,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
公务员应摆正心态,端正岗位观。岗位是一个“平台”,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职责、实现价值。当前,一些公务员对机关工作产生抱怨,与其没有正确认识公务员岗位以致没有调整好心态有关。公务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代表着党和国家履行服务人民的公职,承载着荣誉和责任;公务员又是普通的职业,它是众多职业中的一种,就像某道工序上的工人一样,日常琐事仍占据着较大比重,重复枯燥有之,繁琐杂乱有之。习近平总书记在《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一文中强调,党员干部应该把心思放在如何为民谋福利方面,不能只盯着个人升迁和利益,这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岗位观。可见,端正岗位观,对公务员岗位形成全面、深刻、正确的认识,是公务员找准自身定位、脚踏实地工作的第一步。
公务员应摆正心态,坚守职业精神。很多青年刚走出校门即踏入公务员队伍,他们对工作有很多憧憬,希望放手大干一场。但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尤其是到基层之后,却发现工作中多是一些琐事,工作内容重复,因而逐渐激情不再、意志消沉、无所用心,丧失职业精神。其实,这正是一场考验。基层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琐事又恰恰是百姓最关心的实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对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没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影响他们的思想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因此,既然选择了公务员这一职业,就必须坚守职业精神,严于律己、勤政务实,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力争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
《朱文公政训》有云:“人之仕宦不能尽心尽职者,是无那先其事而后其食底心。”“先其事而后其食”是指公心,重公利而舍私利,严于律己、公而忘私是公务员的基本思想要求和行为准则。当今公务员应以此为鉴,主动摆正心态、自我调整以干好机关工作,从“严”上要求自己,向“实”处谋事着力,将严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