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原因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传统国有产权的行政代理模型存在诸多弊端 ①行政代理的激励成本较高。委托人的监督活动并不是一种纯粹的获利行为,而是一种监督费用很高的公共选择,并很难设计出一个近似市场衡量标准的激励约束机制。这样,为抑制下级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需支付高昂的激励成本,且激励成本随国有经济规模的扩大而上升。 ②行政代理的信息成本较高。在行政代理中,不仅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发生累积性的信息损失,而且下级代理人可能有意封锁信息或传递虚假信息,以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从而使信息成本迅速上升。 ③行政代理有可能降低约束效率。等级组织内的交易存在严格的进入壁垒,代理合约具有长期性质,这就可能产生原谅失误、相互包庇、相互吹捧、不愿冒险和创新的倾向以及代理关系的政治化。以上因素都易于对监督和惩罚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产生软化作用。 ④行政代理将难以避免影响力成本。处于纵向授权链中的不同级别的代理人为了在内部资源的分配中获得较大份额的支配权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将会把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游说上级与建立人际关系网这类非生产性活动上,以期按照自己的利益去影响上级的决策,由此付出的代价便是影响力成本。施加影响力所导致的效率损失表现为人力与物质资源的浪费以及由这种影响力的干扰所引起的委托人决策失误。 (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性 为了实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就必须通过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培养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 ①只有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为体制模式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必要的微观基础。 ②只有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为体制模式的转换创造必要的市场条件。 ③只有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实现宏观控制方式的转轨。 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尽快改变国有企业的低效率状况,就必须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关系,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
【答案解析】[考点]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