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终结是指政策制定者经政策评估后,发现一些政策已经过时、多余、失效,或引发了重大的不良后果,采取必要措施予以终止的行为。政策终结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方面的障碍
心理方面的障碍来自三个方面:
a.政策制定者。他们为原有政策的制定花费了心血,感情上不容易接受它的失败。而且承认政策的失败就等于承认自己工作的失误,这可能对权力地位构成负面影响,因而对政策终结产生本能的恐惧和抵触。
b.政策执行者。他们在政策的执行中倾注了智慧和精力,对工作成果倍感珍惜。对政策的否定同样会产生本能的心理抗拒,尤其当原有政策带给他们一定的权力、尊严和利益时,心理的抵触就表现得更为强烈。
c.社会中的政策受益者。他们囿于既得利益,自然会站在政策终结的对立面。
(2)组织方面的障碍
政策执行机构和其他社会政治组织一样,都具有寻求生存和发展以及自我扩张的本性。组织的这种行为惯性,对政策终结是很大的障碍。特别是当政策终结威胁到组织的生存时,来自组织方面的阻力会骤然增大。
(3)社会方面的障碍
当政策面临终结时,社会上的反对势力会很自然地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多种利益集团的联盟,共同抵制政策的终结。他们会利用个人的影响力、集团性活动、制造社会舆论等方式向有关部门施加压力,力图使政策终结不能实现。
(4)法律方面的障碍
任何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任何组织的建立与扩展,都是通过一定法律程序进行的。同样,一项政策的废止,一个组织的撤销也必须经过一套法定的程序。这一过程不仅耗时费力,而且操作起来非常复杂。特别是那些已经上升为法律的政策,要使其终结可谓麻烦多多。
(5)资源方面的障碍
政策的终结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沉降成本;二是终结行为本身的消耗。沉降成本主要是指业已投入到原有政策里的资源,人人都有厌恶损失的心理,面对巨大的沉降成本,往往会使人感到进退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