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ORD1.DOCX,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并以该文件名(WORD1.DOCX)保存文档。
1.【解题步骤】
步骤1:通过“答题”菜单打开WORD1.DOCX文件,按题目要求替换文字。选中全部文本包括标题段,在【开始】功能区的【编辑】组中,单击“替换”按钮,弹出“查找和替换”对话框,在“查找内容”中输入“背景”,在“替换为”中输入“北京”,单击“全部替换”按钮。
步骤2:按题目要求设置页面纸张大小。单击【页面布局】功能区的【纸张大小】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其他页面大小”,弹出“页面设置”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纸张”选项,设置“宽度”为“19厘米”,“高度”为“27厘米”,如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3:按题目要求添加文字水印。单击【页面布局】功能区【页面背景】分组中的“水印”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自定义水印”,打开“水印”对话框,选择“文字水印”,设置文字为“高考”,单击“确定”按钮,如图所示。
步骤4:按题目要求设置页面颜色。单击【页面布局】功能区【页面背景】分组中的“页面颜色”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主题颜色”为“橙色,强调文字颜色6,淡色80%”。
步骤5:按题目要求设置页面边距,单击【页面布局】|【页面设置】功能区的“页边距”按钮,在弹出下拉菜单中选择“自定义边距”,弹出“页面设置”对话框,选择“页边距”选项,设置“左”、“右”页边距均为“3.5厘米”,如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2.【解题步骤】
步骤1:按题目要求设置标题段字体。选中标题段文字,(“北京2008-2013年高考报名人数逐年下降”)在【开始】功能区的【字体】组中,单击右侧的下三角对话框启动器,弹出“字体”对话框,单击“字体”选项卡,设置“字号”为“16”,在“中文字体”中选择“宋体”,在“字体颜色”中选择标准色“深蓝色(标准色)”,在“字形”中选择“加粗”,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2:按题目要求设置标题段对齐属性。选中标题段,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组中,单击“居中”按钮。
步骤3:按题目要求设置标题段段落属性。选中标题段,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组中,单击右侧的下三角对话框启动器,弹出“段落”对话框,按要求设置段落的段后间距1行,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4:按题目要求设置标题段文字效果。选中标题段文字,在【开始】功能区【字体】分组中单击“文本效果”按钮,在展开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映像”-“映像选项”,打开“设置文本效果格式”对话框,选择“映像”选项卡,单击“预设”按钮,在弹出的样式菜单中选择“映像变体/全映像,8pt偏移量”,如图所示,单击“关闭”按钮。
3.【解题步骤】
步骤1:按题目要求设置正文各段文字格式。选中正文各段文字(“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连续6年下降。”),在【开始】功能区的【字体】组中,单击右侧的下三角对话框启动器,弹出“字体”对话框,单击“字体”选项卡,设置“字号”为“五号”,在“中文字体”中选择“宋体”,在“西文字体”中选择“Arial”,字号设置为“五号”,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2:按题目要求设置行距和段前间距。选中正文各段文字,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组中,单击右侧的下三角对话框启动器,弹出“段落”对话框,按要求设置段落的段前间距为0.5行,设置“行距”为“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3:按题目要求设置正文第一段属性。选中正文第一段文字(“从北京教育考试院……85%左右。”),在【插入】功能区【文本】分组中单击“首字下沉”下拉箭头,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首字下沉选项”,弹出“首字下沉”对话框,“位置”选择“下沉”,设置下沉行数为2,距正文0.3厘米,如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4:按题目要求设置段落编号。选中除第一段外其余正文段落,单击【开始】功能区【段落】分组中的“编号”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定义新编号格式”,打开“定义新编号格式”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设置“编号样式”为“1,2,3,……”样式,如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4.【解题步骤】
步骤1:按照题目要求将文字转换成表格。选中最后9行文字,在【插入】功能区的【表格】组中,单击“表格”按钮,选择“文本转换成表格”选项,弹出“将文字转换成表格”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2:按题目要求设置表格行高、列宽。选中表格所有行,在【布局】功能区的【表】组中,单击“属性”按钮,弹出“表格属性”对话框,在“行”选项卡下设置“指定高度”为0.7厘米,在“列”选项卡下设置“指定宽度”为3.5厘米,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3:按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居中,单击表格左上角的捕捉按钮选中整张表格,单击【开始】功能区【段落】分组中的“居中”按钮。
步骤4:选中表格中文字内容,在【表格工具】|【布局】功能区的【对齐方式】组中,单击“水平居中”按钮。
步骤5:按要求合并单元格,选中第一列的第二行至第四行单元格,单击【表格工具】|【布局】功能区【合并】分组中的的“合并单元格”按钮,同样方法,合并第五行至第七行、第八行至第九行单元格。
5.【解题步骤】
步骤1:按题目要求设置表格框线。选中表格,在【表格工具】|【设计】功能区【表格样式】分组中,单击“下框线”下拉列表,选择“边框和底纹”选项,弹出“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设置边框样式为“自定义”,宽度为“0.75磅”,颜色为“红色(标准色)”,样式为“双窄线”,鼠标单击右侧图标或按钮设置外框线,如图1所示;设置宽度为“0.75磅”,颜色为“红色(标准色)”,样式为“单实线”,鼠标单击右侧图标或按钮设置内框线,如图2所示,单击“确定”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