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在接受CBN采访时表示,考察目前已有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很少会真正让大学生担任一村的领导职务,多数只是让他们以助理身份“协助两委工作”。因此,在某些农村地区,大学生村官便成为“摆设”,成为当地“政绩”工程的一部分,并不能真正为农业、农村和农民发挥应有的作用。
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经验不足的问题。CBN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越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村官,越是容易陷入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之中。他们对于三年后的出路感到迷茫,又感觉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这都导致他们心态消极。
材料2:大学生小项任职村是一个有着1000左右人口的普普通通的村庄,不富裕,但是村民勤劳、朴实,年轻人大部分以外出务工谋生,在家的以养鱼、卖鱼、种地为生。该村农业资源丰富,但由于农村人均耕地、水面、可开发地段等资源仍然有限,该村村民至今也没有找出发家致富的好路子。
结合材料1,谈谈大学生村官如何在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_______
第一,大学生村官要深入到基层学习,寻求更多锻炼和提高自己能力素质的机会,提高自身能力。农村条件相对艰苦,作为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村官来说,工作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与挫折,因此大学生村官要做好吃苦奉献的思想准备,做到真正深入农村、融入农村,与村民建立真正的感情。这样才能尽快熟悉掌握村情民意,了解村民所需,掌握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迅速进入工作角色,有效地获得当地村民的信任和认可,从而减少失落感和消极情绪,真正做到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热爱农村。
第二,大学生村官要牢记为人民服务,主动开展工作。大学生村官虽然大部分是助理身份,村里的重大事情和决策主要由村两委决定,作为助理只有参谋、建议的义务,没有决策的权力,但在农村实际工作开展中,村民绝大多数会认为大学生村官是“有知识、有文化、有工作热情”,能够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的村干部。因此,作为大学生村官更应该始终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心系群众、时刻想着群众,在群众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积极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时刻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热情,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要时刻提醒自己的职责所在,力争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履行好职责,同时在工作中还要注重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及时作好总结,积累工作经验,这样才能成为村民的贴心人。
第三,大学生村官要推动村民转变观念,培育新型农民。大学生村官具有年龄轻、学历高、视野广、理念新的特点。大学生村官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向村民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内容,逐步转变群众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让他们接受新思想,自觉地参与到农村建设中去。当前,大学生村官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积极举办文化知识培训班、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知识培训、开办信息宣传栏、举办法律法规知识讲座等,向广大群众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逐步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新型人才保障。
第四,大学生村官要推进农村法制建设,实现民主管理。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要正确引导村民树立民主观念,多向他们传输一些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平时要注重对村两委会干部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多组织村干部进行一些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工作中能发扬民主,依法办事,充分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不断推进新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真正实现村级民主管理,为农村建设和村民带去更多的实惠。
第五,大学生村官要学会探究,学会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改变,有了改变才会发展。只有这样才会顺应“变则通,通则达”的理念和发展的良性循环。创新不仅仅要在理念上而且要在实际和实践中去践行,这样才会做到真正的发展。
第六,大学生村官要做好文化宣传工作,为农村争取更多的资本投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建设中也可以通过组织、协调、宣传等方式方法用好文化资源对接资本市场,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争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权威机构和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以宣传促发展。
假如你是小项,请从该村的实际出发,拟定一份该村经济发展方案,字数在450—650字。_______
根据该村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经济发展方案:
第一,改变农业增长方式。我村农业资源丰富,但由于农村人口多,农村人均耕地、水面、可开发地段等资源仍然有限,所以应改变农业增长方式,优化结构和布局,集约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加快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
第二,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我村村民勤劳、朴实,但农民专业素质不高,为此,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单位耕地产值。
第三,招商引资办厂,实现农民家门口就业。利用我村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众多的人口优势,形成产业链,实现农民家门口就业,发展农村经济,相应地老人扶养、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第四,充分考察市场供给与需求,利用市场供需平衡原理找到发展经济的切入点。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大胆创新,探索出一条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的新路子,带动致富。
第五,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产业转移,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并给予就业指导,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
第六,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七,把农业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农民手中,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信息化,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