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有些时候我们在司法执法过程中违背了道德,而有些时候在道德约束下却违背了法律,对此你怎么看?
【正确答案】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符合法律不符合道德和符合道德却不符合法律的情况。二者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它们都是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相互补充,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是法律手段的补充。有些行为是不能用法律来规范的,需要道德去调节,例如同事之间的友爱关系、上下级之间的关爱关系、孝敬父母的伦理要求以及公而忘私、舍己为人、扶危济困等道德追求,这些都很难用法律来规范。同时,我们应该看到道德是法律正当性和合理性的基础,往往道德所要求或者禁止的都成为法律制定的依据,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统一的。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一些合法不合情的现象,如父母向儿女借钱却不还,儿女将其告上法庭。这显然是不符合道德要求的,但却是合法的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在执法过程中,考虑到道德的要求,合情合理地做出裁决。 其次,社会需要法律的约束来维持秩序。仅靠道德观念并不能形成强有力的约束,社会也需要法律来加以规范,以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我们的生活中,法律规定我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及违法者将要受到怎样的制裁等。法律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提高了整个社会运行的效率和文明程度。法律的实施也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然而,当前确实有一些合情不合法的现象,例如民间收养孤儿的现象,从道德的层面来看是合乎情理的,但却是违法的。这就需要我们完善法律机制来规范收养问题。 最后,将法律和道德结合起来,共同规范社会行为。在社会管理过程中,既需要法律的约束,也需要道德的调节,所以,我们在建立法治社会的同时,要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一方面,立法者在立法时要注意法律与道德的统一,让法律符合人伦常理,从程序上体现普通人的良心,实现真正的公平;另一方面,执法者把依法办案与道德要求相统一,在执法时尽量注意法律的普遍性与个案的差异性,从实体上保证公平公正,最终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完美结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