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简述西方近现代报业发展的“四度扩张”。

【正确答案】

从 17 世纪初定期报刊问世到 19 世纪末,这 300 年间的新闻事业通常称为近代新闻事业,其内容主要是 报业。从世界范围来看,近代报业首先兴起于资本主义的发源地欧洲和北美,也即是如今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这 里发展壮大,并向其他地区扩散。19 世纪末期,西方主要国家(如今的主要发达国家)先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 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相应地这些国家的报业也有了重大变化,逐步由近代报业演进为现 代报业。从西方近现代报业发展的轨迹看,报业经历了革命化报纸(政论报刊)、政党化报纸、大众化报纸(廉 价报纸)、垄断化报纸的“四度扩张”。
(1)革命化报纸:政论报刊
封建社会后期,资产阶级报刊逐步诞生。当时资产阶级还处于无权地位,各国封建统治者对报刊都有严厉的 管理措施。他们一方面出版封建官报,为自己的封建统治服务;另一方面又通过出版许可制、内容审查制以及各 种政治制裁手段,压制异己思想和信息的传播。备受压制的资产阶级只能在十分困难的处境下,时而合法、时而 非法地谋求生存和发展。至于生存空间的大小、发展进程的快慢,则取决于整个社会变革的进程。
在各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都曾涌现出声名卓著的政论报刊,即以评述时政、抒发政见为宗旨的定期出版 物。其创办多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主办者多为政治活动家,它们都在为革命准备舆论、唤起民众等方面起过重 要的作用。英国被誉为“社论之父”的 D.笛福于 1704 年创办的《评论》,是政论报刊的鼻祖。在美国,由 J.富 兰克林在 1721 年创办的《新英格兰新闻报》,也是最早的政论报刊之一。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出现多种政 论报刊,其中最著名的是 J.P.马拉的《人民之友报》和 J.R.埃贝尔的《杜歇老爹报》。在资产阶级革命发动和进行 过程中,资产阶级报刊广泛兴起。资产阶级民主派举起新闻出版由的旗帜,冲破封建压制,传播群众运动信息, 宣传民主自由观念,积极推进革命进程;而革命的进展又在不同程度上为资产阶级报刊解除了桎梏,开辟了进一 步发展的道路。
(2)政党化报纸
从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到 19 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完成这一历史阶段,随着议会民主和多党政治体制的确立,各 国都经历了一个以政党报刊(partisan press)为主的阶段。这些报刊政治上有明显的党派性,经济上依赖执政的 或在野的政党支持,内容上侧重于时政新闻和言论,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和上层社会。但是各国报刊党派性的鲜 明程度互有不同,政党控制报刊的方式各有千秋,政党报刊持续的时间也有长短,少数国家政党报刊一直延续到 现代报业阶段。
政党报刊的形成,与资产阶级革命有很大关系。在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往往会形成不同的政治派别,即 政党的雏形。革命后,各国先后建立起共和政体的资产阶级政权,围绕国家治理、权力分配等问题,资产阶级内 部迅速分化,形成不同的派别和政治利益集团(即政党)。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不同党派竞相创办或控制报纸 以宣传政见、争取舆论、扩大影响。
在这一时期,新闻的出版自由作为民主权利得到了法律的确认,人们的热情集中在政治问题上,政党活动极 为频繁,为各党派创办报纸提供了有力条件。同时,报纸地位的上升使各政党都充分意识到了舆论的重要性,报 纸成为他们宣传和斗争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由于报纸价格较为昂贵,发行量很少,办报者没有广告收入,因 此只好依赖执政党或在野党的津贴。
(3)大众化报纸:廉价报刊
工业革命开始后,商业报刊纷纷兴起,出现政党报刊和商业报刊并存发展的局面。工业革命后,经济发展, 社会变迁,不仅产生了更多的变动及新闻,也培养了一批有文化的读者群体,扩大了商业报纸的市场。邮电、交 通、印刷事业的发展使得新闻的采集和传递更加便捷迅速。工商经济的发展,广告数量的增加使得报刊获得经济 上的独立,逐渐脱离政党的控制。在这期间,主要出现两类商业报刊,一类是面向社会上层的独立报刊,代表工 商资产阶级的利益,政治上标榜独立,自主经营。另一类是面向社会中下层的廉价报纸,内容上多为社会新闻和 消闲性的软新闻。
大众化报刊(popular news paper)又名廉价报刊(cheap news paper),指工业革命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 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因读者对象较政党报刊更大众化及售价低廉而得名。其内容以大众普遍关心的内容为主, 一般分为多个不同版块分别刊登新闻、体育、娱乐、财经、房产、美食、汽车、教育、数码等信息;专业性不强, 内容一般浅显易懂,迎合大众的心理需求和审美趣味;价格一般不高,主要利润来源于广告。廉价报刊一般定位 于 5 角至两元,依照版面多少和印刷精美程度而不同。其价格策略是不求在零售或订阅价格上收回成本,以低廉 的价格尽可能大的扩大发行量,然后再把大批的受众出售给广告商。有一些品种的大众化报刊实现了免费发放, 这也是以尽量扩大发行,以换取广告为盈利手段。
(4)垄断化报纸
19 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近代报业开始发展为现代报业。独立于政府或政党之外的商业性报纸逐 步取代政党报纸而成为报业的主体。报纸发行已覆盖整个社会,而不再局限于政界、知识界或社会上层,发行量 大为增加,一般都以万份、十万份计,某些大报已超过百万份;其办报过程也越来越依靠包括通讯社在内的各种 社会力量,整个报业高度社会化。报纸在相互竞争中逐步兼并集中,出现了拥有多家报纸的报业集团,报业垄断 开始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报业垄断基本形成。这一阶段英、美、法、澳等国报纸的商业化、社会 化继续发展,不论是战争带来的刺激还是面临的困难,都使报业竞争和兼并加剧。报纸的数目逐渐减少,“一城 一报”现象日渐普遍。报团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发展,这些报团控制的报纸种数和发行量在全国报业中所占的比重 不断增加,先后形成市场性的报业垄断。而在德、日、意等国,随着政治上的法西斯化,其报业则走上了法西斯 行政性垄断的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报业经过短暂的恢复、调整,进一步向前发展,报业垄断继续加深。虽然不同的 国家报业垄断发展进程有差异,但所有发达国家的垄断局面都在加强。许多国家形成了少数举足轻重的“超级报 团”或巨型垄断集团,出现了跨媒介或跨行业的垄断,也出现了跨国、跨地区的垄断。报业垄断组织形式也变得 多种多样,包括报业集团、传播集团、联合企业(混合企业)和跨国公司等。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