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 (12233062)
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 (59594978)
每户平均口数 4.87
——《汉书·地理志》汉平帝二年(公元2年)资料

葛剑雄:尽管其中也难免有虚报或隐漏的成分,这还是公认的现存历代户口数中最精确的数据之一。这项统计数不仅反映了西汉一代状况,实际上也显示了在西汉末以前近3 000年文明历史发展的结果。
……这项数据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精确的人口调查记录。
材料二:
隋……有户八百九十万。我国家自武德初至天宝末,凡百三十八年,可以比崇汉室,而人户才比于隋氏,盖有司不以经国驭远为虑,法令不行,所在隐漏之甚也。……若比量汉时,实合有加数,约计天下人户,少犹可有千三四百万矣。
——杜佑《通典》卷七《历代盛衰户口》

材料三:
安史之乱爆发前夕唐代户口数字:
①《唐会要》:9069154户(754年)
②《旧唐书》:9187548户52881280口(755年)
③《通典》:8914790户52919309口(755年)
材料四:
北宋户口的增长:11世纪的奇迹
年代
户数
口数
每户平均口数
按一户五口修正口数
户口升降指数
太宗端拱二年(989年)
650
3250
1
真宗咸平六年(1003年)
686
1428
2.08
3430
1.0554
仁宗天圣七年(1029年)
1016
2605
2.56
5080
1.5630
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
1249
2882
2.31
6245
1.9215
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
1568
2381
1.52
7840
2.4123
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
1796
4007
2.23
8980
2.7630
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
2088
4673
2.24
10440
3.2123
——采自葛金芳《宋辽夏金经济研析》,户、口数均以万为单位

材料五:
下列数据是一组不同年代粮食产量:
1958年,4000亿斤;1959年,3400亿斤;1960年,2870亿斤;1961年,2950亿斤。
——根据相关资料

回答问题:

问答题 分析材料一、二比较人口变化及原因。
【正确答案】材料一、二人口变化是汉代1200多万户,隋代890万户,唐代1300~1400万户。原因,汉末到隋代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纷乱局面,导致社会不稳定,战争频仍,人口下降。隋代到唐代虽然经历了农民战争,但人口总体呈上升趋势。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分析材料三、四人口变化及其原因。
【正确答案】安史之乱前数字,到宋代,说明尽管宋朝苟且偷安,但还是比较稳定,人口剧增。当然还有一个因素:统计更加准确(户籍管理制度比唐代严密得多了)。
【答案解析】
问答题 从材料一、二、三、四分析,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大事影响上述数据?
【正确答案】从材料一、二、三、四分析,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战争、农民起义,国家分裂,影响上述数据。当然统计也是主要问题。
【答案解析】
问答题 从材料五的表中看出,我国粮食产量在几年间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个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从材料五的表中看出,从1959年开始,粮食产量下降,1960年的产量最低,1961年虽略有上升,但仍不及1958年。产生这个变化的原因是:党的“左”倾错误发展,自然灾害严重,苏联政府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