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项选择题
根据以下情境材料,回答问题。
某日,甲市“万路通”快递公司的员工张某在快递仓库门口装卸一个快递包裹时,看到该包裹有不明液体渗出并伴有刺激性气味,遂决定对该包裹进行检查。经过检查,张某发现包裹内有12个大小相同的玻璃酒瓶并散发浓烈的汽油和酒精气味在酒瓶中间还有一个疑似爆炸装置的物品。张某将上述情况告知公司负责人孙某,孙某随即报警。
单选题
接警后,当地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往现场。派出所民警到达现场后,对疑似爆炸物品的处置,正确的做法是:(单选)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派出所民警并非专业排爆人员,不应贸然移动爆炸装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派出所民警作为机动力量,应首先对在场人员进行疏散,确保安全。故本题选B。
单选题
经检查,该疑似爆炸装置的物品确为爆炸装置,被安全处置后,公安机关不应采取的措施是:(单选)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如果还需辨认其他可疑包裹,则需要公安机关的专业排爆人员辨认。如果让快递员辨认,可能会造成其他危害结果,毕竟爆炸物品和一般的物品不同。其他措施,诸如调取电子物流信息、对爆炸装置进行检查以及询问快递公司负责人,均有助于查明案情。故本题选C。
多选题
经调查,亥快递包裹的爆炸装置原材料由乙市厂家生产,犯罪嫌疑人李某通过丙市的某网站购买,在丁市完成组装并寄出。李某知道事情败露后潜逃,后被抓获。对该案件具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有:(多选)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五条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犯罪行为发生地,包括犯罪行为的实施地以及预备地、开始地、途经地、结束地等与犯罪行为有关的地点:犯罪行为有连续、持续或者继续状态的,犯罪行为连续、持续或者继续实施的地方都属于犯罪行为发生地。犯罪结果发生地,包括犯罪对象被侵害地、犯罪所得的实际取得地、藏匿地、转移地、使用地、销售地。居住地包括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户籍所在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乙市为爆炸装置原材料生产厂家所在地,并非犯罪地。故本题选ACD。
单选题
经查,李某系丁市“快快达”快递公司老板,伙同朋友贾某,制作“邮包炸弹”意图破坏甲市“万路通”快递公司的正常运营。公安机关立案后及时进行侦查,全面、客观地收集证据材料,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条,全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法律手续完备。但是,同案犯罪嫌疑人贾某一直在逃。公安机关对该案的下一步做法是:(单选)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一)案件事实清楚:(二)证据确实、充分;(兰)犯罪性质和罪名认定正确;(四)法律手续完备;(五)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本案已符合上述条件,故正确的处理方式应是侦查终结。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