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我国新闻事业在新闻观念上有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在新闻改革的实践中有何体现?
 
【正确答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生的最大变化首先体现在新闻传播观念的变化。从摒弃“阶级斗争工具论”到继承发展“喉舌论”;从承认新闻是一门科学,承认新闻事业具有其自身的传播规律,到引进西方传播学的观念开始舆论学研究、受众研究;在坚持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与喉舌论的同时,我国新闻学也借鉴了许多西方传播学的观点,丰富了新闻事业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在不同的阶段,新闻观念的革新总是与新闻实践密切相连: (1)喉舌论的继承与发展 ①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从1976年10月到1978年底,粉碎“四人帮”后,新闻界为了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进行了艰苦的努力。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对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②党性与人民性的争论。新闻界广泛争论报纸的党性和人民性,证明报纸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③“喉舌论”的继承与加强。新闻界在“六四风波”后反思,坚持新闻事业的党性、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成为新闻界的共识,江泽民进而强调舆论导向正确之重要。“喉舌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基石,新闻媒介不仅是党的耳目喉舌,也是政府与人民的耳目喉舌,不仅要使上情下达,也要使下情上达、下情互达,不仅要坚持党性原则,而且要坚持人民性、群众性等原则。 (2)新闻本位的回归 ①关于新闻的定义及相关问题。经过探讨,新闻界比较认同陆定一于1943年提出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定义。在80年代初新闻与信息关系成为热点,增加新闻信息量成为媒介改革的方向之一。有关新闻价值的探讨也在实践中得到认证,新闻的商品性问题被重提。 ②新闻事业的性质及相关问题。新闻事业现阶段被称为“阶级舆论工具”与“社会舆论工具”。长期以来,中国的新闻事业十分注重宣传功能和宣传价值,在改革实践中,传播知识、提供娱乐等多元功能得到认可。1978年新闻事业还开始了“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之路”。 (3)新闻观念变化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影响 ①对传统新闻观念的冲击。研究人员开始把新闻机构称为“新闻媒介”、“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相关概念“反馈”、“把关人”、“受众”、“意见领袖”随之而来的全新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也给新闻学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首都新闻学会调查组共同发起的北京地区读者、观众、听众调查,被国外传播学者认为“中国传播学研究者在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②“受众”的概念从此为广大新闻媒介从业人员所接受。与“受众”这个概念相关联的是广告市场、发行量大小、收视率高低、潜在的读者市场等概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媒体竞争加剧,如何将受众市场这块蛋糕做大,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 ③90年代之后,西方媒介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开始影响中国新闻界,西方传媒的经营管理模式、发行和营销模式、全球化发展的理念,对于正在成长壮大的中国新闻媒介产业和报业集团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