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关于A项。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刑法将贿赂的内容限定为财物。这里的“财物”,指的是具有价值的可以管理的有体物、无体物以及财产性利益。之所以将财产性利益也包括在内,是因为其价值可以通过金钱计算,而且很多财产性利益的价值都超出了一般物品的经济价值。本案中,海洛因虽属违禁品,但也有经济属性,其价值可以通过金钱计算,属于受贿罪的成立条件的“财物”。因此,A项正确。
关于B项。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行为;二是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利用该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原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行为。本案中,乙父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其利用乙的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并收受他人财物,应认定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因此,B项正确。
关于C项。王某是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其利用原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他人财物,应认定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而非受贿罪,因为,受贿罪的行为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因此,C项正确。
关于D项。单位受贿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行为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与人民团体,行为内容为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归单位所有,为单位谋取利益。本案中,法院院长实施的索取贿赂的行为,代表了单位的意志,应认定为单位受贿罪。因此,D项正确。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