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ABC公司是家民营企业,其开发和生产的某种产品市场前景很好。公司目前正处于创业阶段,急需资金支持,准备再增加定向发行债券。ABC公司目前已经采取的筹资方案是,定向向若干战略投资者发行价值800万元、利率为10%的抵押公司债券。债券投资人出于保持或增加其索偿权安全性的愿望,经与ABC公司协商后双方共同在债务契约中写入若干保护性条款,其中规定允许公司只有在同时满足下列保护性条款的前提下才能发行其他公司债券:
(1)税前利息保障倍数大于4;
(2)发行债券所形成的资产的50%用于增加被抵押资产,抵押资产的净折余价值保持在抵押债券价值的2倍以上;
(3)产权比率不高于0.5。
从公司目前财务报表得知,ABC公司现在税后净收益240万元,预计未来仍然可以保持这一收益水平,目前所有者权益为4000万元,企业总资产4800万中已被用于抵押的资产折余价值为3000万元。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据上述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问答题
在抵押债券契约中规定的三种条件下,ABC公司可分别再发行多少利率为10%的债券。
【正确答案】设x为可发行新债的金额公司的税前利润=240/(1-25%)=320(万元),约束条款(1):(320+800×10%+x×10%)÷(800×10%+x×10%)=4x=266.67(万元),约束条款(2):(3000+x×50%)÷(800+x)=2x=933.33(万元),约束条款(3):(800+x)÷4000=0.5x=1200(万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说明上述保护性条款中哪项是有约束力的,为什么?
【正确答案】可见从企业目前的收益水平来看,保护条款(1)是有约束力的,它将企业拟发行新债的数量限制在266.67万元以内。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某企业甲材料的年需要量为4000千克,每千克标准价为20元,销售企业规定:客户每批购买量不足1000千克的,按照标准价格计算;每批购买量1000千克以上2000千克以下的,价格优惠2%;每批购买量2000千克以上的,价格优惠3%。已知每次订货成本为60元,单位材料的年储存成本为3元。
确定经济进货批量。
【正确答案】(1)按照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式确定的经济订货批量为:
[*]
每次进货400千克时:
购置成本=存货年需要量×购进单价=4000×20=80000(元)
变动订货成本=4000/400×60=600(元)
变动储存成本=400/2×3=600(元)
购置成本、变动订货成本和变动储存成本之和=80000+600+600=81200(元)
(2)每次进货1000千克时:
此时可以享受2%的价格优惠:
购置成本=存货年需要量×购进单价=4000×20×(1-2%)=78400(元)
变动订货成本=4000/1000×60=240(元)
变动储存成本=1000/2×3=1500(元)
购置成本、变动订货成本和变动储存成本之和=78400+240+1500=80140(元)
(3)每次进货2000千克时:
此时可以享受3%的价格优惠:
购置成本=存货年需要量×购进单价=4000×20×(1-3%)=77600(元)
变动订货成本=4000/2000×60=120(元)
变动储存成本=2000/2×3=3000(元)
购置成本、变动订货成本和变动储存成本之和=77600+120+3000=80720(元)
通过比较发现,经济进货批量应该是每次进货为1000千克。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连续经过两道工序依次加工。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料,第一工序本期完工的半成品全部转入第二工序,成本结转采用逐步综合结转,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50%。有关各步骤产量及成本资料如下:
产量资料:
工序 |
月初在产品 |
本月投产 |
本月完工 |
月末在产品 |
第一工序 |
30 |
70 |
60 |
40 |
第二工序 |
10 |
60 |
50 |
20 |
有关工序月初及本月发生费用如下:
第一工序成本计算单 单位:元
|
项目 |
原材料(或半成品) |
职工薪酬 |
制造费用 |
合计 |
月初 |
1200 |
450 |
300 |
1950 |
本月发生 |
2800 |
1950 |
1700 |
6450 |
合计 |
|
|
|
|
约当产量 |
|
|
|
|
单位成本 |
|
|
|
|
半成品成本 |
|
|
|
|
月末在产品成本 |
|
|
|
|
第二工序成本计算单
单位:元
|
项目 |
半成品 |
职工薪酬 |
制造费用 |
合计 |
月初 |
950 |
320 |
280 |
1550 |
本月发生 |
|
2380 |
1820 |
|
合计 |
|
|
|
|
约当产量 |
|
|
|
|
单位成本 |
|
|
|
|
产成品成本 |
|
|
|
|
月末在产品成本 |
|
|
|
|
要求:试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半成品、产成品成本并进行成本还原。(按半成品成本项目结构比例进行还原,结构比例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正确答案】见下表。
第一工序成本计算单 单位:元
|
项目 |
原材料(或半成品) |
职工薪酬 |
制造费用 |
台计 |
月初 |
1200 |
450 |
300 |
1950 |
本月发生 |
2800 |
1950 |
1700 |
6450 |
合计 |
4000 |
2400 |
2000 |
8400 |
完工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 |
100 |
80 |
80 |
|
单位成本 |
40 |
30 |
25 |
95 |
半成品成本 |
2400 |
1800 |
1500 |
5700 |
月末在产品成本 |
1600 |
600 |
500 |
2700 |
第二工序成本计算单 单位:元
|
项目 |
半成品 |
职工薪酬 |
制造费用 |
合计 |
月初 |
950 |
320 |
280 |
1550 |
本月发生 |
5700 |
2380 |
1820 |
9900 |
合计 |
6650 |
2700 |
2100 |
11450 |
完工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 |
70 |
60 |
60 |
|
单位成本 |
95 |
45 |
35 |
175 |
产成品成本 |
4750 |
2250 |
1750 |
8750 |
月末在产品成本 |
1900 |
450 |
350 |
2700 |
成本还原:产成品成本8750元,其中:耗用半成品4750元、工资费用2250元、制造费用1750元。
本月第一工序完工半成品5700元,各项费用占其比例如下:
原材料所占比例=2400/5700×100%=42%
工资所占比例=1800/5700×100%=32%
制造费用所占比例=1500/5700×100%=26%
按本月完工半成品各项目占半成品成本的比例,将产成品所耗半成品4750元分解。各项目成本如下:
分解为第一工序原材料成本=4750×42%=1995(元)
分解为第一工序工资费用=4750×32%=1520(元)
分解为第一工序制造费用=4750×26%=1235(元)
还原后产成品各项目成本:
原材料=1995(元)
工资费用=1520+2250=3770(元)
制造费用=1235+1750=2985(元)
合计8750元。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