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请问:
问答题 诉讼时效中断的定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已开始的诉讼时效因发生法定事由不再进行,并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丧失效力。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诉讼时效中断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诉讼时效中断的适用条件有以下几点: ①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实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其特点在于均是当事人有意识的行为,包括起诉、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行为。这些法定事由只要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出现即引起时效的中断。 ②中断诉讼时效的法定事由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均产牛中断的法律效力,而且诉讼时效中断的次数不受法律限制。也就是说,诉讼时效因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后,权利人在新的诉讼时效期间内。再次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 ③从诉讼时效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箅。诉讼时效因法定事由而中断的,在法定事由发生之前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问归于无效,与重新计算的时效期间没有关系。在此种意义上,民法学称诉讼时效中断为诉讼时效完成的根本性障碍。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根据本条规定,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有哪些?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有: ①起诉。即权利人依诉讼程序主张权利,请求人民法院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起诉行为是权利人通过人民法院向义务人行使权利的方式,故诉讼时效因此而中断,并从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时重新起算。但是,对权利人的起诉,人民法院不予以受理或予以驳回,以及权利人起诉后自动撤回的,均不中断诉讼时效。 ②请求。这里指权利人直接向义务人作出请求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这一行为是权利人在诉讼程序外向义务人行使请求权,改变了不行使请求权的状态,故应中断诉讼时效。 ③认诺。即义务人在诉讼时效进行中直接向权利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基于义务人认诺所承担的义务,使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重新得以明确,诉讼时效自此中断,并即时重新起算。认诺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包括部分清偿、请求延期给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担保等。但是,在诉讼时效完成之后的认诺、义务人向第三人表示的认诺等则不能中断诉讼时效。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是什么?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在于:只要发生任何一种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诉讼时效期间得重新起算。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