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

近日,江苏、河南、上海、天津、沈阳、广州、南京等多个省市酝酿上调水价,拟涨幅度最低3毛,高到l元。节约资源,企业运营,外资参与,水价上涨理由成因众说纷纭,引发社会广泛讨论。水务公司给出的涨价理由是:第一,自来水公司的供水价格由政府监管,完全是计划经济的管理,但是在经营方面完全市场化,随着物价指数的上升,供水成本不断增长,价格长期不动,导致企业亏损;第二,城市供水设施的发展需要筹措建设资金,这恐怕是更主要的一个原因;第三,通过价格杠杆能够有效促进节约水资源。

问题:

如果有一场辩论,邀请你作为反对方,对水务公司的涨价理由,你认为应当如何反驳?

【正确答案】

水务公司的涨价理由不成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驳:

(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政府的计划来实现。政府的取向就是要做到“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管”。政府垄断对商品、服务的供应,人为地限制竞争,抑制了供给的增加。既抑制了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企业和社会缺乏动力机制,导致普遍贫困,又增加了政府的负担,导致政府效率低下,支出巨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政府改革的不断推进,政府的职能转变取得了重大成效,政府职能更加明确,政府职能主要限定在了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总原则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就让市场去解决,政府只管市场做不好和做不了的事,把市场对社会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的指导性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政府引导市场,市场调节企业。政府对水价格进行监管,既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市场秩序稳定的必然要求,并非是计划经济的管理。事实证明,水电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不能够完全市场化。水务公司可以根据成本上涨的压力对水价进行适当调节,政府也可以给水务公司进行适当的补贴,但是要做到完全市场化,脱离政府监管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正确的。

(2)城市供水设施的发展需要筹措资金固然可以成为水价上涨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是并不充分。外资进入中国的水市场,一方面可以缓解由于水设施发展需要产生的资金不足问题,另一方面必须清醒地看到,外资参与导致竞标价格上涨,这些成本必定会反映到居民的水消费价格上,导致水价因竞争而上涨的怪现象。

(3)水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在中国基本上处于垄断地位,如果一旦涨价,最有经济压力的莫过于普通民众,如此一来,这用错地方的经济杠杆显然达不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并且还演变成了“少数人患病,多数人吃药”。若一定要通过抬价来节约资源,就要找准浪费的源头,对症下药,比如对工业生产用水、商业经营盈利用水采取较高的计价标准,而城市居民用水的计价标准则可以保持现状或微微上调,这样既能保证普通民众用得起水,也能在一定限度上控制水的用量,实现资源节约的目的。

因此,水务公司的涨价理由并不能成立。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