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钢筋混凝土挑梁设置于T形截面的砌体墙中,尺寸如图所示,墙内无构造柱。挑梁根部截面尺寸b×hb=240mm×400mm,采用C25混凝土。挑梁上、下墙厚均为240mm,采用MU10级烧结普通砖,M7.5级混合砂浆砌筑。楼板传给挑梁的荷载标准值:挑梁端集中恒荷载为Fk=10kN,均布恒荷载g1k=g2k=10.0kN/m,均布活荷载q1k=9.0kN/m,挑梁墙内部分自重为2.4kN/m,挑出部分自重简化为1.8kN/m。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砖墙重度为20kN/m3,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取γG=1.2,活荷载的分项系数取γQ=1.4,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由活荷载控制。
单选题 楼层挑梁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时,试问,公式Nl≤ηγAlf的左、右端项(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不考虑强度调整系数γa的影响。
  • A.120;200
  • B.100;200
  • C.120;170
  • D.100;17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依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的7.4.4条计算。
按照γG=1.2的组合,可得
R=1.2×10+1.2×(10+1.8)×1.8+1.4×9×1.8=60.17kN
按照γG=1.35的组合,可得
R=1.35×10+1.35×(10+1.8)×1.8+1.4×0.7×9×1.8=58.05kN
因此,应取R=60.17kN计算。
Nl=2R=2×60.17=120.34kN
ηγAlf=0.7×1.5×(1.2×240×400)×1.69=204.4×103N
选择A。
单选题 假定,在楼层挑梁上部墙内无门洞。试问,楼层挑梁的承载力计算时,其最大弯矩设计值(kN·m)、最大剪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65,60
  • B.72,60
  • C.65,63
  • D.72,6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依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的7.4.2条确定x0
由于l1=2700mm>2.2hb=2.2×400=880mm,故
x0=0.3hb=0.3×400=120mm<0.13l1=0.13×2700=351mm
取x0=120mm。
按照γG=1.2的组合,可得
Mov=1.2×10×(1.8+0.12)+[1.2×(10+1.8)+1.4×9]×(1.8+0.12)2/2
=72.36kN·m
按照γG=1.35的组合,可得
Mov=1.35×10×(1.8+0.12)+[1.35×(10+1.8)
+1.4×0.7×9]×(1.8+0.12)2/2
=71.54kN·m
综上,应取Mov=72.36kN·m。
V0=1.2×10+[1.2×(10+1.8)+1.4×9]×1.8=60.17kN
选择B。
单选题 以下哪一项不能改变砌体结构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时所用到的高厚比β?
  • A.改变墙体厚度
  • B.改变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
  • C.改变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 D.调整或改变构件支承条件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依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的5.1.2条高厚比的定义式,A正确;由于砂浆强度等级不会影响高厚比定义式中的任一参数,故B不正确;依据表5.1.3,C、D正确。选择B。
单选题 对不同墙体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时,需采用不同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假定,构件受力状态均为受剪,试问,依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下列哪一种墙体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不符合规范要求?
提示:不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 A.无筋砖砌体剪力墙γRE=1.0
  • B.水平配筋砖砌体剪力墙γRE=1.0
  • C.两端均设构造柱的砌体剪力墙γRE=0.9
  • D.自承重墙γRE=0.8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依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的表10.1.5,D不正确,对于自承重墙,受剪时γRE=1.0。选择D。
单选题 截面尺寸为370mm×490mm的组合砖柱,柱的计算高度H0=5.9m,承受轴向压力设计值N=700kN。采用MU10级烧结普通砖和M10级水泥砂浆砌筑,C20混凝土面层,如图所示。竖筋采用HPB300级,814,箍筋采用HPB300级,8@200。试问,该组合砖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依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的8.2.3条计算。
[*]
查表8.2.3,得到
[*]
柱截面积为250×370=92500mm2<0.2m2,强度调整系数为0.8+0.0925=0.8925。M10水泥砂浆,不考虑调整。
查表8.2.3,得到
φcom(fA+fcAcsf'yA's)
=0.822×(0.8925×1.89×92500+9.6×2×120×370+1.0×270×1230)×10-3
=1102kN
选择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