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案例】
背景
某新建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市政配套工程,一期主干道长2.5km,其下敷设有DN1200mm的雨水管,DN1000mm的污水管、DN500mm的给水钢管、DN400mm的燃气钢管、DN300mm的供热钢管等管道工程。
在供热管道实施焊接前,根据焊接工艺试验结果编写了焊接工艺方案,并按该工艺方案实施焊接。在焊接过程中,焊接纵向焊缝的端部采用定位焊。在焊接质量检验过程中,发现有不合格的焊接部位,经过3次返修后达到质量要求标准。
【问题】
问答题
17. 在专业分包选择施工单位时,供热管道施焊单位应具备什么条件?
【正确答案】供热管道施焊单位应符合的要求:(1)有负责焊接工艺的焊接技术人员、检查人员和检验人员;(2)有符合焊接工艺要求的焊接设备且性能应稳定可靠;(3)有保证焊接工程质量达到标准的措施;(4)焊工应持有有效合格证,并应在合格证准予的范围内焊接。
【答案解析】
问答题
18. 污水、给水、供热、燃气管道应分别进行哪些功能性试验?
【正确答案】污水管道:应采用闭水试验方法进行管道严密性试验。
给水管道:应进行水压试验。
供热管道:需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燃气管道:需依次进行管道吹扫、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答案解析】
问答题
19. 焊接工艺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焊接工艺方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1)管材性能和焊接材料;(2)焊接方法;(3)坡口形式及制作方法;(4)焊接结构形式及外形尺寸;(5)焊接接头的组对要求及允许偏差;(6)焊接电流的选择;(7)焊接质量保证措施;(8)检验方法及合格标准。
【答案解析】
问答题
20. 在焊接过程中,若焊接材料发生改变,施工单位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在焊接过程中,若焊接材料发生改变,施工单位应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答案解析】
问答题
21. 施工单位在焊接过程中和焊接质量检验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不妥之处一:焊接纵向焊缝的端部采用定位焊。正确做法:在焊件纵向焊缝的端部不得进行定位焊。
不妥之处二:不合格的焊接部位经过3次返修后达到质量要求标准。正确做法:不合格的焊接部位,应采取措施进行返修至合格,同一部位焊缝的返修次数不得超过2次。
【答案解析】 本案例第1问主要考查供热管道施焊单位应具备的条件。供热管道施焊单位应符合的具体要求参见本问答案。从事市政公用工程压力管道施工的焊工,必须持有相应的焊工合格证书,证书应在有效期内,且焊工的焊接工作不能超出持证项目允许范围(包括作业种类、焊接方法、管材种类、管径范围、壁厚范围、焊接材料、焊接方向及位置等)。
本案例第2问主要考查城市管道工程的功能性试验项目。给水排水管道功能性试验包括压力管道的水压试验、无压管道的严密性试验和给水管道的冲洗与消毒。污水、雨污水合流管道及湿陷土、膨胀土、流沙地区的雨水管道,必须经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无压管道的严密性试验分为闭水试验和闭气试验,应按设计要求确定;设计无要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闭水试验或闭气试验。供热管道和设备安装完成后,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燃气管道在安装过程中和投入使用前应进行管道功能性试验,应依次进行管道吹扫、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本案例第3问主要考查管道焊接工艺方案。施工单位首次使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应在焊接前进行焊接工艺试验,编制焊接工艺方隶。焊接工艺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管材、板材性能和焊接材料;焊接方法;坡口形式及制作方法;焊接结构形式及外形尺寸;焊接接头的组对要求及允许偏差;焊接电流的选择;焊接质量保证措施;检验方法及合格标准。
本案例第4问主要考查管道焊接过程质量控制。焊接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坡口形式、焊接材料、预热温度、层间温度、焊接速度、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线能量、保护气体流量、后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等。上述参数是经过工艺评定(包括破坏性试验)得出的、能够满足焊接接头各项性能指标的技术要求,在施焊时必须严格遵守,不得随意改变。当改变焊接条件时,应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本案例第5问主要考查管道焊接施工质量控制。供热管道施焊前应检查定位焊缝质量,如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均应清除。在焊件纵向焊缝的端部(包括螺旋管焊缝)不得进行定位焊。为减少变形,定位焊应对称进行。对检验不合格的焊缝必须返修至合格,但同一部位焊缝的返修次数不得超过2次,返修的焊缝长度不得小于50mm,返修后的焊缝应修磨成与原焊缝基本一致;除对不合格焊缝进行返修外,还应对形成该不合格焊缝的焊工所焊的其他焊缝(对燃气管道为“同批焊缝”)按规定的检验比例、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加倍抽检,仍有不合格时,对该焊工所焊的全部焊缝(对燃气管道为“同批焊缝”)进行无损探伤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