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主管副校长的疑问

某中学校长根据教育局“德育工作会议” 精神, 打算成立“学校、 家庭、 社会” 教育委会, 经校行政会研究,一致同意校长的设想。 会后, 校长通知政教主任, 要他提供一份参加筹备会议的人员名单。 政教主任拟出名单以后,前去征求主管副校长的意见。 他对副校长说: “这是校长要求我提供的, 您看行不行? ” 主管副校长听后心想: 校长为什么不先找我? 同时, 接过了名单, 提了些修改意见。 主任按主管副校长的意见作了修改后交给了校长。 以后类似的事常有发生。 一次, 校长想了解一下学生违法犯罪和学校对个别学生“三级管理” 的情况, 请政教主任向他作汇报。 政教主任先写了一份情况汇报, 依然去找主管副校长提意见, 照样说是校长要求做的。 主管副校长照样提了些修改、 补充意见, 由政教主任修改后交给校长。 但主管副校长心里的疑问有增无减, 他鼓足勇气找校长交换意见。 下面是他们的对话。
副校长: “咱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 我认为应该是直线关系, 目前形成的三角关系不利于工作。”
校长: “从领导层次上说, 应该是直线关系, 但从工作联系上说, 不是直线联系, 也不是单线联系。 我认为三角关系是有利于工作的正常联系方式。”
副校长: “现在我感到有些工作您直接找主任, 他又拿不定主意, 反过来找我, 我又不知道您的意图, 跟他讲的难免和您的想法不一致, 让主任也为难。”
校长: “学校管理决策在校长, 这要求校长必须各项工作都到位。 主管副校长主要责任是组织实施校长的决策。 在这过程中, 校长能否过问? 下一步我还要越过政教主任去找年级组长、 班主任, 这些是否都要单线进行? ”
副校长一时也说不清这个道理, 只是觉得别扭, 不利于协调工作。 但面对校长的“高论”, 也说不出别的道理, 只好解释性地说: “我并不想抓权, 其实直线领导更加重了我的负担。”
他走出校长办公室, 心里总感觉堵得慌。
问题:

问答题

从管理组织的角度看, 校长、 副校长、 主任之间的正确关系应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根据教育管理的组织原则, 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中, 校长、 副校长、 主任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就管理层次而言, 校长、 副校长在一个层次之内, 副校长协助校长主管某方面的工作, 应赋予他一定的权力和责任。 校长要充分发挥副校长的作用, 应对其权力予以充分尊重。 遇到复杂和重大的问题应该及时地协调和沟通, 相互交换意见。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校长的工作方式有问题吗?

【正确答案】

案例中校长处理工作的方式是有缺陷的。
首先, 我国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 校长应该对学校的各项工作全面负责。 中共中央、 国务院 1993 年 2 月13 日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指出: “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 应按有关规定行使职权、 履行职责, 并代表政府承担管理学校的全部责任。 校长对学校的各项工作, 包括教学、 科研、 行政管理等, 应当全面负责, 如有权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学校, 有权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有权聘任教师及其他教育人员, 有权管理本校的设施和经费, 等等。
其次, 在具体工作过程中, 校长应该有民主精神, 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按照管理原理, 越过主管下级直接向基层布置工作, 往往会不尊重下级的主管权。 从领导艺术上说, 校长应放手让副校长行使职权, 尽量避免给下属以独断专行之感。
总之, 校长负责制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之上的, 学校决策的制定也要经过民主集中的过程。 否则, 校长之外的其他校领导的作用就无法体现, 教职工的积极性也无法调动, 而仅仅校长依靠个人的能力最终是不能将学校管理好的。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