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五)康熙帝一生, 投入颇多的精力整饬吏治、 研究吏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康熙帝毕生亲理朝政, 在处理政务中直接了解官员 。 总督、 巡抚等地方重要文武官员离京赴任前陛辞, 康熙都留心考察官吏, 有针对性地与他们研讨问题, 并及时予以指示和纠正。 除地方大员外, 他还严格考察和整饬在京部院官员 。 康熙十九年(1680) 五月 , 谕诸臣“大臣为小臣之表率, 源清则流洁” , 严防官场不良风气上行下效。 他认为“吏尤以廉为贵也” , 一向注意发现并培养清正廉洁的典型。 他发现和表彰的清官于成龙, 升任两江总督后,训属吏, 剔积弊, “官吏望风改操” 。 康熙在《廉静论》 中指出: “民安而吏称其职矣,吏称其职而天下治矣。 ” 由于长期不懈地整饬吏治, 政治局势得以稳定, 康熙也就有力量实现他的抱负 , 建设强盛的大清帝国。

——摘编自 孟昭信《康熙评传》

完成下列要求:

问答题

据材料归纳康熙帝考察官吏的举措, 概括他的吏治思想。

【正确答案】

举措: 直接考察高级官员; 重点考察官员的德才; 表彰(奖励) 廉吏。
吏治思想:强调官员表率作用; 清廉为重; 察吏为安民(治天下) 。

【答案解析】

举措: 根据“在处理政务中直接了解官员”得出直接考察高级官员; 根据“大臣为小臣之表率, 源清则流洁, 严防官场不良风气上行下效”得出重点考察官员的德才; 根据“他发现和表彰的清官于成龙, 升任两江总督后, 训属吏, 剔积弊……”得出表彰廉吏。 吏治思想:根据“一向注意发现并培养清正廉洁的典型”得出强调官员表率作用; 根据“大臣为小臣之表率,源清则流洁”得出清廉为重; 根据“民安而吏称其职矣, 吏称其职而天下治矣。 ”得出察吏为安民(治天下)。

问答题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康熙帝整饬吏治所取得的实效。

【正确答案】

实效: 官吏治理能力提升; 官场作风改进; 社会局面安定; 开创康乾盛世(国力强盛) 。

【答案解析】

实效: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从提升官吏治理能力、 改进官场作风、 安定社会局面、 开创康乾盛世等角度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