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要介绍革兰氏染色的基本操作步骤和原理。其中哪一步骤是染色成功与否的关键,哪一步骤是可以省略的?为什么?
革兰氏染色步骤:初染、媒染、脱色和复染。具体步骤如下: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接种环挑取少量细菌于干净的载玻片上涂布均匀,固定。用草酸胺结晶紫染色1min,水洗去掉浮色。用碘-碘化钾溶液媒染1min,倾去多余溶液。用中性脱色剂如乙醇或丙酮酸脱色,革兰氏阳性菌不被褪色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被褪色而呈无色。用番红染液复染1min,革兰氏阳性菌仍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则呈现红色,这样细菌被区分开。
革兰氏染色的机制:革兰氏阴性菌的脂类物质的含量很高,肽聚糖的含量低,脂类物质被乙醇溶解,增加细菌细胞壁的孔径及其通透性,乙醇很易进入细胞内将草酸胺结晶紫、碘-碘化钾复合物提取出来,使菌体呈现无色。革兰氏阳性菌由于脂类物质含量很低,而肽聚糖含量高,乙醇既是脱色剂又是脱水剂,使肽聚糖脱水缩小细胞壁的孔径,降低细胞壁的通透性,阻止乙醇分子进入细胞,草酸胺结晶紫和碘-碘化钾的复合物被截留在细胞内而不被脱色,仍呈现紫色。
乙醇脱色是染色成功与否的关键,乙醇脱色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革兰氏阴性菌脱色不够,表征为紫色,染色结果出错,若脱色时间过长,可能导致革兰氏阳性菌结晶紫脱除,表征为红色,染色结果也出错。
番红染色是可以省略的步骤,革兰氏阳性菌的表征仍为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的表征则为无色,由此可以区分两种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