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关于公共部门的研究,欧文·休斯在《公共管理导论》中认为,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都用来描述公共部门的研究,是三种不同的范式或途径。他认为公共行政的学派正逐渐转变为公共事务、公共政策或公共管理的学派,公共部门所从事的实际工作更常被称之为管理。他把从传统公共行政模型转换而来的新范式称为“新公共管理范式”或“管理主义”。(《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请分析评价欧文·休斯的观点,并论述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1)对于欧文·休斯观点的评价

欧文·休斯的基本观点是:公共行政范式正在发生转变,即由传统公共行政向新公共管理转变,强调对工商企业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借鉴与应用,更加注重结果导向的管理,这种思想与当代公共部门改革的趋势是相一致的。

20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人类社会发展的形态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对于这种变化,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描述,如第三次浪潮、后工业社会、知识经济社会、信息社会等。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部门,深感建立在官僚体制下的公共行政理论已无法有效地解释公共管理领域的现象,难以指导相关实践。于是西方各国纷纷进入公共管理部门改革、尤其是政府管理改革的时代,“新公共管理”的运动风行全球。

新公共管理的名称,如“管理主义”“企业化政府”“后官僚体制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共行政”等。它是“管理主义”或“新管理主义”运用于公共部门的结晶,是公共管理的“一场革命”,是一个多维度的宽泛概念,它表明了作为公共管理之传统理论形态的公共行政理论正在普遍化为一般管理哲学的理论倾向。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私营部门的管理实践和技术可以用于公共部门,公私管理之间的区别是一种假象,“管理就是管理”。

(2)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

①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公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了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而依规范的程序、实施的管理或政策活动。而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与利益。

a.区别

第一,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之间的区别在于公共行政更加重视“设计”;公共管理则更加重视实现公共行政目标的具体“运作”过程。

第二,公共行政更加强调政治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公共管理则更加强调管理的、经济的手段。

第三,公共行政更加关注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公共管理更加关注结果、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和外部取向。

b.联系

公共管理至今还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范式,它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学科。它是80年代中后期,在当代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以及公共部门管理实践特别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多种学科相关知识和方法所形成的一个知识框架。公共管理在实施管理的主体、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范围、管理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②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实际上是公共行政研究的两种不同的途径,可以分别理解为公共行政研究的B途径和P途径。这里的公共管理是狭义的,即特指受“管理主义”思想影响的新公共管理,同时这也与休斯题意中的表述相一致。

a.区别

B途径的公共行政重视的不再是内部行政管理的机制与过程,而是受管理主义的影响,主张师法企业,以企业管理的方法来提升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偏爱企业管理的原则;第二,对公、私部门的差异不作严格区分;第三,除了重视策略管理及组织间的管理外,还强调对公共管理的过程进行管理;第四,在研究方法上也偏爱诸如实验设计之类的量化方法。

P途径的公共行政强调其与政策分析的渊源关系,认为公共行政必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相关。具有如下特征:第一,着眼于高层管理者以及他们所进行的政策研究;第二,重视非量化和实务的取向,推崇通过个案研究来发展相关知识;第三,强调与政策分析结合,进行具有前瞻性的规范性的理论研究。

b.联系

作为公共行政研究途径的不同组成部分,P途径和B途径有很多共同之处,例如,它们的眼光并不局限于行政机关内部,而将关注的焦点放到公共部门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上;它们都尊重政治因素在管理中扮演的角色;它们都重视经验性的材料。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