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基本情况: 调查发现,东莞目前滥用药物的中学生人数正在呈上升趋势,而能够在药店轻易买到这些处方药,是促使青少年滥用药物的一个重要原因。 武警广东医院青少年成瘾医学科专门接诊来自各地的药物成瘾性疾病的青少年病人,该科主任何日辉告诉记者,来自东莞的就诊者为数很多。 一位相关人士介绍,来自东莞的就诊者占了该科接诊病人的四分之一,仅他个人接诊的“处方药成瘾”的东莞青少年就超过300人。这些就诊者的年龄层集中在15~25岁。其中有30%都是中学生,“其他非在校生病人中,有87%的人第一次滥用药物都发生在中学阶段”。
【正确答案】(1)原因分析 ①心理依赖性为最早出现的反应。停药时感到情绪不宁。 ②躯体依赖性突然停药可引起躯体的病态即戒断症状,如烦躁、流涕、流汗、失眠、腹绞痛、腹泻等,甚至可发生虚脱、肢体抽搐或瘫痪、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反应。若再给足量的同样药物之后,这些症状就会立即消失。 ③耐受性。对药物产生依赖性的同时.也往往产生“耐受性”,即对该药需要更大剂量才能出现药效,满足要求。 ④环境因素。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疏于管教,或对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甚少,不关心、不过问他们的生活现状。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不良分子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唆使他们走上不正确的甚至违法之路。 (2)解决方案 ①支持性心理治疗。病人大多意志薄弱,对治疗缺乏信心。必须经常鼓励和支持病人坚持治疗,鼓励病人参加各项文体活动,转移其对瘾药的注意力。出院后应坚持门诊观察两年,预防复发。 ②药物成瘾有时被描叙为慢性复发症。同其他慢性病一样.药物的复发(即复吸,下同)可以在治疗期间或成功治疗之后发生。需要反复治疗。以增加两次复发的问隔时问,减少其强度.直到实现操守。通过对个体“量体裁衣”的治疗,息有药物成瘾疾病的人是能够康复和过上富有成效的生活的。 ③药物及行为治疗。戒瘾过程中常见病人有失眠、焦虑等情绪反应。此时宜采用不成瘾镇静剂,如安他乐、小量奋乃静、氯丙嗪或泰尔登等。焦虑反应明显时.可适当用抗焦虑药物。如舒乐安定、安定等,不论是单独进行还是结合起来进行,都是整体治疗过程的方面,往往都要从脱毒开始,接下来是治疗和预防复发。在开始治疗时,缓解戒断症状很重要:预防复发对于保持治疗效果是必要的。 ④认知行为疗法。它的目的是帮助病人认识、避免和应对那些对于他们是最有可能滥用药物的情境。多维家庭治疗:它处理的是对青少年药物滥用模式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多维家庭治疗是专为他们和他们的家人设计的。动机面谈:个人已做好了准备,要改变自己的行为并进入治疗,动机面谈是“趁热打铁”。激励刺激(权变管理):即用正面强化,以鼓励戒断操守。 ⑤感恩教育,开展家庭治疗,让他们能够重新拥有一颗感恩父母的心。 (3)小结 药物成瘾是滥用药物的后果,指习惯于摄入某种药物而产生的一种依赖状态,撤去药物后可引起一些特殊的症状即戒断症状。 药物成瘾性又称药物依赖性、药瘾或病态嗜好。 它分为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两种。 ①镇静催眠药: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等,这类药易产生精神依赖。但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发生躯体依赖;速可眠、安眠酮、水合氯醛成瘾也非常多见。 ②抗焦虑药:这类药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致其成瘾者也逐渐增多。如安定、硝基安定、氟基安定、眠尔通、利眠宁等.其中以眠尔通成瘾性最大。 ③痛药:此类药应用比较广泛.疗效好,见效也快.但其成瘾性也同样快。使用2周即可成瘾,且具有异常强烈的精神、躯体依赖性。如吗啡、鸦片、杜冷丁、可待因、美散酮、镇痛新等。 ④精神兴奋药:中枢神经兴奋药苯丙胺,有减少睡眠、滴除疲劳的作用.但有较强的成瘾性。一般小剂量即可成瘾。 ⑤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对精神病的幻觉、妄想和兴奋躁动疗效好,但长期使用易成瘾。 ⑥解热镇痛药:去痛片也有成瘾性,多呈现为病态嗜好。 ⑦其他易成瘾的药物:凡是含有咖啡因的药丸或饮料.久服也成瘾;有些止咳糖浆含有可待困、阿片酊,久服易成瘾;主要表现为心理上的依赖。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