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背景
某施工单位的两个施工队分别施工石门两侧东、西大巷,工程进度要求基本一致。两大巷地质条件相仿,地压情况基本相同,均采用相同设计的锚喷网支护。施工4个月后对比抽查两巷道质量检验记录发现,两巷道施工的锚杆数量、锚固力、间排距、布置方向以及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等检查内容均合格。但直观检查发现,西大巷有严重变形,喷射混凝土离层剥落,锚杆托板松动约一半(部分在工作面附近位置),且喷层普遍不平整等现象。用1m靠尺测量,最大凹凸量达320mm。现怀疑锚杆锚固力不足,各抽查检验了20根锚杆锚固力,测得结果如下:
锚杆锚固力检测结果
统计组数 锚固力/kN
潜固力(kN) ≤69.9 70~73.9 74~77.9 78~81.9 82~85.9 86~90.9 ≥91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标准差
分组排序 1 2 3 4 5 6 7
西大巷 1 4 3 4 2 4 2 68 104 83 6
东大巷 0 0 3 6 8 2 1 74 90 82 2
问题
问答题 根据直观检查结果,指出西大巷施工质量不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要求的具体内容。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基本项目的托板安装不合格,允许偏差项目的表面平整度超出界限(50mm)要求。巷道有严重变形,且非地压因素造成。光爆不好,巷道表面严重凹凸不平。
问答题 根据表中数据,做出东、西两大巷锚杆锚固力试验结果的直方图。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东、西大巷锚杆锚固力试验结果的直方图如下:
问答题 计算两队锚固力施工的工序能力指标。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两队锚固力施工的工序能力指标:西大巷C p =1,东大巷C p =33。
问答题 根据直方图或工序能力指标,比较两施工队施工能力的差异,说明西大巷施工队锚杆施工技术能力存在的问题(至少两项)。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西大巷施工队锚杆施工技术能力存在的问题有:
西大巷锚固力施工的工序能力指数低于东大巷(或答西大巷的标准差、极差大于东大巷),因此东大巷工序能力强于西大巷。
工序能力低说明该队施工操作技术水平不稳定,操作水平差异大,操作不规范。
问答题 根据前面讨论,指出西大巷施工质量的问题及其对巷道严重变形的影响。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西大巷施工质量的问题及其对巷道严重变形的影响有:
1)光爆不好,造成爆破使围岩过大破坏;
2)锚杆的锚固力不稳定,表示锚杆支护能力不稳定;
3)托板安装不合格,锚杆不能发挥其支护能力;
4)喷层脱离,失去其封闭和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