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某化工厂的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该公司通过质量策划,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应的施工方案,并建立了现场质量保证体系,制定了检验试验卡,要求严格执行三检制。后由于遇到关键设备延迟交货,工期较为紧张,在工艺管道施工高峰期较多采用了加班加点的方法赶进度,由此造成了如下事件。
    事件1:质检员在检查管道施工质量时,发现DN100不锈钢管道焊接变形过大,无法达到质量要求,因而要求施工方拆除重新安装,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1万元。
    事件2:该工程车间内管道种类较多,由于材料员标识不完整及施工班组管理不善,造成使用时发生了混料现象,不得不重新进行检验。
    事件3:施工单位此前从未遇到过某中压的安装工作,由于工期较紧张,项目部抽调1名技术较好的焊工反复练习后,对管道进行了焊接工作。
    【问题】
问答题 6.  三检制的责任范围应如何界定?事件1属于哪个检验环节失控?
【正确答案】一般情况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以专职检验人员为主,生产过程的各项作业的检验则以施工现场操作人员的自检、互检为主,专职检验人员巡回抽检为辅。
   本案例问题出现在自检和互检环节的失控。
【答案解析】
问答题 7.  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的预控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施工质量预控的原则是“预防为主”,其控制方法包括:
   ①施工前质量影响因素的预控;
   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趋势的预控。
【答案解析】
问答题 8.  质量预控方案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质量预控方案一般包括:
   ①工序名称;
   ②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③提出质量预控措施。
【答案解析】
问答题 9.  事件2的问题出在哪个环节?为什么?
【正确答案】事件2的问题出在材料标识上。
   原因:首先材料员标识方法不正确,没有采取逐根通长的色标标识,留下了混料的隐患;其次施工班组在下料使用时没有进行有效的标识移植,标识保护管理不当。
【答案解析】
问答题 10.  事件3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如果有错误请指出。
【正确答案】项目部的做法不正确,违反了规范的要求。
   首先项目部没有进行材料的焊接工艺评定;其次应组织焊工到具有该项考试资格的考试机构进行焊工考试,取得该项合格证后,方可进行焊接作业。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