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里昂惕夫之谜的理论解释有哪些?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理论解释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本说
人力资本说认为,“劳动”要素过于宽泛,实际上,劳动有很多种类,性质不同。一般劳动可以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两类,其中熟练劳动不是先天具备的。必须经过一定的教育和培训后具有一定的技能,我们称之为人力资本。基辛将劳动分为8类,第一类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的人力资本最高,第二类是技术人员,人力资本其次,最后一类为没有技术的工人。基辛用美国1962年的贸易数据分析,通过检验美国进出口商品发现,在美国的出口产品中,第一类劳动的含量比例最高,在美国的进口产品中,第一类的劳动含量比例最低。因此,美国可能是一个技术劳动禀赋丰裕的国家。通过美国和13个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出口的是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
(2)要素密集度逆转
要素密集度逆转是指同一种产品在资本丰富的国家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在劳动丰裕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情况。B国由于资本相对丰裕,可能在生产成衣中以资本取代劳动,也就是说,生产过程更多地使用资本而不是劳动,这样,在B国成衣就变为资本密集型商品,要素密集度发生逆转。由于要素密集度逆转的存在,美国进口的产品,在生产国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而在美国却是资本密集型商品,于是出现了美国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的现象。而美国出口的产品,在美国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对于接受美国产品的国家却可能是资本密集型商品,于是出现了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现象。而美国出口的产品,在美国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对于接受美国产品的国家却可能是资本密集型商品,于是出现了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现象。
(3)需求偏好差异
实际贸易中,供求双方的国内需求都会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如果一国对于某一种商品享有比较优势,而且消费者特别偏好这一产品时,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决定的进口方向将改变。由于美国存在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消费偏好,有更多的需求,于是美国根据这种需求来进口更多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同时,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需求不足出现剩余,促使更多出口。
(4)贸易壁垒
美国基于国家利益,如保护非熟练劳动力的就业机会,避免遭受其他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挤压,而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设置重重障碍。美国为避免其他国家在贸易中获得更多美国的先进技术,在美国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上也设置了大量贸易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