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下列课堂情景:
场景一: 在学习新知识前, 有些老师会先复习之前的相关知识, 再学习新的课堂内容。 比如在学习过去完成时态时, 某英语老师在最 开始会先和同学们一起回忆现在完成时态的用法, 再开始学习过去完成时态。
场景二: 某中学数学老师说: 她的许多学生在学习负数时总会有困难, 比如在要求学生用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时, 得到的结果总是 符号错误。 详细了解后才知道, 学生们总是习惯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而没有注意问题的表述及符号的修改。
场景三: 在科学实践课上, 老师给学生们布置依据图纸搭建一间小屋模型的任务。 学生们必须运用基本的几何学知识来确定盖板等材 料的覆盖面积。 在数学课上学生已学过如何计算正方形、 矩形、 三角形、 圆及其他图形的面积, 但出于某些原因, 许多学生就是不会 使用这些技能, 无法完成搭建小屋模型的任务。
请回答:
在上述场景中, 应用到了哪种问题解决的方式?
启发式。 启发式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经验, 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 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上述三个场景分别说明了该方式的哪几个特点?
启发式的特点:
①过去的经验对现在的学习会有所帮助。 场景一中现在完成时态的学习有利于掌握过去完成时态。
②启发式具有尝试错误的特点, 所以也有失败的可能性。 场景二中之前学习的 “ 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 ” 的运算法则, 导致负数学习困 难。
③启发式具有学科关联性。 场景三中数学课所学知识对科学实践课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