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时强调,“关于发展红色旅游,指导思想要正确,旅游设施建设要同红色纪念设施相得益彰,要接红色纪念的地气,改善人民生活。建红色纪念设施要恰当,不要搞得太形式化,不要把内在精神弄没了。”现在有很多景区大搞红色旅游,大搞建设图洋气,只顾赚钱不宣传红色精神,请对此发表你的看法。
红色旅游,红色是内涵,旅游是形式,红色旅游本身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承载的革命精神,是其亮点和灵魂。“突出红色,坚守红色”是红色旅游的本质和主旋律。发展红色旅游的最根本目的是教育,是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了解中国革命的光荣奋斗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理想信念。
现在我国红色旅游在建设与发展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景区大搞红色旅游,特别是在投资开发与建设上“追求高大全,搞得很洋气、很现代化,花很多钱”,却忽视了在红色精神方面进行教育与引导,忽视了红色旅游的“内在意义”。我们要明白红色旅游的亮点和灵魂,是其本身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承载的革命精神,而不是旅游的规模和形式,我们不能只追求外在形式而忽略其精神内涵。
因此,发展红色旅游要接地气,首先就要理好工作思路。
第一,端正发展红色旅游的指导思想。要认真理解习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实质,要牢固树立发展红色旅游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的根本目的。
第二,尊重发展红色旅游的客观规律。旅游设施建设要同红色纪念设施相得益彰,要接红色纪念的地气。要对红色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使旅游者在学习、休闲、消费过程中,感知历史,感受崇高,获得思想提升和审美愉悦。
第三,要探索发展红色旅游的比较优势。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我们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讲话要求,用新的理念深化认识,用新的视野把握发展机遇,用新的实践促进红色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开发生态旅游则搞生态旅游,真正把自身比较优势发挥好,将发展扎实建立在自身的比较优势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