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初二学生明明,父母在外打工,平常都是 60 多岁的爷爷照顾他和妹妹的生活。明明性格内向, 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兴趣较差。最近一段时期,明明上班主任张老师的数学课时,经常迟到、打 瞌睡、做小动作、课堂作业不会做。为此,张老师非常生气,在班上多次“爆粗口”,公开批评 明明,并且迁怒其他同学。有一天,明明又迟到了,张老师不禁火冒三丈揪着明明的耳朵,把他弄 到了讲台前,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对其训斥道:“你就是一个弱智、白痴,读书简直是浪费时间和 金钱,以后不会有啥出息,还不如早点退学回家。”听到这种伤人的话,明明哭了,就与张老师吵 了起来,说张老师不尊重学生,是个不合格的老师。其他同学对张老师的骂人行为非常不满, 私下给张老师起了个外号…变态老师。期末考试结束后,张老师在对明明的操行进行评定时 写道:“该生智商较低,学习不努力,经常不遵守课堂纪律,学习成绩差,读书不会有出息,建议下 学期不要来校读书。”看到张老师的评语后明明爸爸把明明打了一顿,并在过完年后,带着明明外出打工去了。

请根据以上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问答题

根据教师职业道德相关知识,分析张老师违反了哪些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正确答案】

(1)违反了教学行为规范。该规范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案例中的教师“爆粗 口”等行为违反这些要求。

(2)违反了思想行为规范。该规范要求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案例中的教师对学生一味批评,既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更没有做到促进学生品行的健康发展。

(3)违反了人际行为规范。该规范要求热爱、关心、尊重学生。案例中的教师被评价为“变态老师”,可见未做到尊重和爱。

(4)违反了仪表行为规范。该规范要求教师举止稳重大方,彬彬有礼。案例中的老师语言粗俗,行为被学生厌恶。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请依据教育学理论,阐述班主任进行操行评定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在进行操行评定时需遵循以下原则:

(1)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要求教师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从德智体美等各方面评价。案例中 的教师评价时只关注学习成绩。

(2)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性。应充分发挥任课老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而案例中的教师只从自己课上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未参考其他评价主体对学生的评定。

(3)评价过程的发展性。要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案例中的教师只关注学生暂时的不良表现,为把学生看作是发展中的人。

(4)评价语言的规范性。评语要具体、客观、富有激励性,尽量突出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案例中的老师评语具有贬低意味,完全没有一分为二的看学生,对学生打击很大。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请依据教育心理学理论,阐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教学措施。

【正确答案】

促进智力发展的措施:
(1)培育学生的认知品质(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
(2)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3)促进学生三种知识的学习(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