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该公司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根据2009年12月20日董事会决定,2010年做了以下变更:
(1)由于先进的技术被采用,从2010年1月1日将A生产线的预计使用年限由10年缩短至7年,A生产线原值8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零,已经使用3年,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假设上述设备原折旧方案与税法一致。
(2)预计产品面临转型,从2010年1月1日将B生产线由年限平均法改为加速折旧法,并将使用年限缩短为6年,B生产线原值1100万元,预计净残值100万元,预计使用10年,已经使用2年,在剩余年限内改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假设上述设备原折旧方法、年限和净残值与税法一致。
(3)从2010年1月1日起将产品保修费用的计提比例由年销售收入的2.5%改为年销售收入的4%,提高的原因是公司产品质量出现波动,原计提的产品保修费用与实际发生的出现较大差异,假设甲公司规定期末预计保修费用的余额不得出现负值,2009年年末预计保修费用的余额为0,甲公司2010年度实现的销售收入为10000万元;实际发生保修费用300万元。按税法规定,公司实际发生的保修费用可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4)2008年,甲公司将一栋写字楼对外出租,并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010年1月1日,假设甲公司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满足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甲公司决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该写字楼进行后续计量。2010年1月1日,该写字楼的原价为9000万元,已计提折旧270万元,账面价值为8730万元,公允价值为9500万元。
多选题
关于上述会计变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U}} {{/U}}。
- A.事项(1)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 B.事项(2)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 C.事项(3)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应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
- D.事项(4)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应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
- E.事项(1)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解析] 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事项(3)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多选题
对于上述事项的会计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U}} {{/U}}。
- A.事项(1)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60万元,影响2010年净利润的金额为45万元
- B.事项(2)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50万元,影响2010年净利润的金额为262.5万元
- C.事项(3)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00万元,影响2010年净利润的金额为300万元
- D.事项(4)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770万元,影响2010年年初未分配利润的金额为519.75万元
- E.事项(4)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解析]
事项(1):按照原预计使用年限2010年计提折旧=800/10=80(万元),按照新年限2010年计提折旧=(800-80×3)/(7-3)=14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40-80=60(万元),影响2010年净利润的金额=60×(1-25%)=45(万元),选项A正确;事项(2):按照原方法2010年计提折旧=(1100-100)110=100(万元),按照
新方法2010年折旧=(1100-200)×2/4=45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50(万元),影响2010年净利润的金额=350×(1-25%)=262,5(万元),选项B正确;事项(3):实际发生保修费用300万元,按照新比例2010年计提保修费用:10000×4%=40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万元),影响2010年净利润的金额:100×(1-25%)=75(万元),选项C错误;事项(4):会计政策变更当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9500万元,账面价值=9000-270=873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9500-8730=770(万元),影响2010年年初未分配利润的金额=770×(1-25%)×(1-10%)=519.75(万元),选项D正确,选项E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