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的方向。(北大2012研)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经济结构包含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区域结构三个方面。下面从这三个角度来阐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的方向。 (1)所有制结构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的方向 所有制结构是指在经济中国有经济与非国有(民营)经济的比重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有经济比重持续下降,相应地非国有经济比重显著上升。但就当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总体现状来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比较滞后。当前我国所有制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国有企业的比重仍比较大,地方政府办企业太多;②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没有完全退出,目前仍有大量的国有企业存在于竞争性领域;③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不到位,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支持不够,非公有制企业和国有企业不能一视同仁。大多数人只认识到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上的作用,没有看到非公有制经济在政治、社会、文化、法制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并且在政治上还存在歧视。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方向是:①推进国有企业尽快从竞争领域退出,国有企业要尽量控制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涉及到国家机密、军事领域的尖端技术的企业等有限的领域;②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引导国有企业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联合,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既盘活国有资产,提高其使用效率,又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③政府要明确其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理顺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放宽非公有制的进入领域,发挥政府服务、引导、协调、监督的职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2)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的方向 我国当前产业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②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的发展仍比较落后,局部仍有“瓶颈”制约;③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并呈现出地区的不平衡状态;④产业结构的技术层次低。 根据我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是:①高度重视农业,加快发展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②各次产业发展的重点是:着力提高第一产业即农业的质量,稳步增加产量;继续发展第二产业,积极调整工业结构,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实施装备制造业振兴战略,制定鼓励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和激励措施,鼓励民营企业发展装备制造业,以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改变目前第三产业过于依赖“生活型”服务业的低质结构,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咨询、物流等知识型服务业或“生产型”现代服务业。③提高各行业的技术水平,鼓励技术创新,推进技术进步,提高产业机构的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向技术密集的转变,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3)我国经济区域结构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的方向 当前我国区域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①就经济发展水平总的来说,在三大经济地带之间,由东到西呈现出较明显的由高到低的梯度状态。尽管长期以来,在发展方针和经济政策上,一直力图缩小三大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追求竞争性效率目标,这种差距并无实质性缩小,在某些方面还相对有所扩大。 ②三大地带之间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资源相对不足,而中、西部资源分布则具有总体的优势,从资源分布的总体上看,三大地带由东向西,又存在着倒梯度。 ③经济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仍在形成过程中,长期受行政分割而形成的各省、市间在经济上相互封闭,相互割裂的状况仍较为严重,因而,区域间在社会化大分工、专业化大协作等方面仍有待深化,亟需培育具有区域特点和优势的主导产业群落。 ④区域间专业化特征不突出,相应地产业结构趋同的倾向较为严重,各省之间工业结构相似程度较高,霍夫曼比例(即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也较为接近,同时,越是按工业生产内在趋势要求集中度高的产业,如重化工业和新兴耐用消费品工业等,在我国区域问的集中度越低,分散度越高。 我国经济区域结构的改革方向是: ①加强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中西部处在内陆,多数位于第二第三阶梯上,地形复杂,可之称为区位劣势。加强中西部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的建设,对于化解中西部区位劣势,促进东中西部区域联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②加快中西部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要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必须加大对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科教文卫事业的投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为中西部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 ③加强东西合作。为促进中西部地带经济的发展,必须大力推进东部和中西部地带之间的经济联系。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产业结构面临较大调整,加强东西合作,有利于东部新型产业发展,又有利于中西部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投资,开发中西部地区的优势资源,向中西部地区传授生产技术、经营经验,加强信息交流,对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实现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