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单位办公楼工程,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地上16层,该工程基础采用桩基础,主体为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由某建筑施工企业负责施工。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土方填筑过程中发现,回填土经夯实后检测,其密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事件二:桩基础采用干作业成乳灌注桩,成孔后孔底虚铺土厚度1 20mm。 事件三:在二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现部分梁表面出现蜂窝和孔洞。 事件四: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三层混凝土部分试块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但对实际强度经测试论证,仍然达不到要求,后经设计单位验算能够满足结构安全性能。 问题:
问答题
试分析该工程回填土不密实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回填土不密实的原因是: ①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因而达不到最优含水率下的密实度要求; ②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 ③辗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达不到影响深度要求,使土的密实度降低。 (2)治理方法有: ①不合要求的土料挖出换土,或者掺入石灰、碎石等夯实加固; ②因含水量过大而达不到密实度的土层,可采用翻松晾晒、风干,或均匀掺入干土等吸水材料,重新夯实; ③因含水量小,可采用增加夯实遍数。
【答案解析】
问答题
事件二桩基础施工时,孔底虚铺土厚度是否符合要求?为什么?如果不符合,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事件二桩基础施工时,孔底虚铺土厚度不符合要求。 (2)成孔后孔底虚土过多,超过了标准规定的不大于100mm的规定。 (3)处理方法有: ①在孔内做二次或多次投钻。即用钻一次投到设计标高,在原位旋转片刻,停止旋转静拔钻杆; ②用勺钻清理孔底虚土; ③如虚土是砂或砂卵石时,可先采用孔底浆拌合,然后再灌混凝土; ④采用孔底压力灌浆法、压力灌混凝土法及孔底夯实法解决。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梁混凝土产生蜂窝和孔洞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进行处理?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梁混凝土产生蜂窝和孔洞的原因是: ①模板表面不光滑,并粘有干硬的水泥浆块等杂物; ②木模板在混凝土人模之前没有充分湿润; ③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 ④模板拼缝不严,浇筑的混凝士跑浆; ⑤钢筋保护层垫块厚度或放置间距、位置等不当; ⑥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不好; ⑦混凝土浇筑时振捣不当; ⑧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规定要求,且未采取措施,导致混凝土离析; ⑨混凝土拆模过早。 (2)防治方法有: ①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用1:2水泥砂浆修补;大蜂窝,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并剔成喇叭口,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豆石混凝土捣实后认真养护; ②孔洞处理需要与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然后按批准后的方案进行处理。在处理梁中孔洞时,应在梁底用支撑支牢,然后再将孔洞处的不密实的混凝土凿掉,要凿成斜形(外口向上),以便浇筑混凝土。用清水冲刷干净,并保持湿润72h,然后用高一等级的微膨胀豆石混凝土浇筑、捣实后,认真养护。有时因孔洞大需支模板后才浇筑混凝土。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分析三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偏低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主体混凝土强度等级偏低可能的原因是: ①配置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材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②拌制混凝土时没有法定检测单位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或操作中配合比有误; ③拌制混凝土时投料不按重量比计量,或计量有误; ④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养护不符合规范要求。
【答案解析】